Search Results: 未來 (281)

    【22/9 更新】繼數碼港被黑客入侵後,輪到消委會失守!今早消委會舉行記者會交代事件,指系統遭入侵 7 小時,估計《選擇》月刊訂戶及員工個人資料被盜取。黑客要求支付 50 萬美元 (約 390 萬港元) 贖金,消委會表示絕對不會繳交,會全力配合警方調查工作,又向公眾致歉,稱已即時加強系統保安措施。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消委會主席陳錦榮在記者會上表示,於周三(20/9)發現電腦系統遭黑客入侵,時間長達 7 小時,導致 8 成系統被破壞,系統亦較正常流量多出 65GB。 陳錦榮稱未能估計實際受影響人士總數,可能被盜取的資料包括員工、前員工及其家屬,以及空缺申請人的資料,如身份證號碼、住址、出生日期和履歷,亦包括《選擇》月刊約 8,000…

    實體餐飲業在香港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高昂的租金、勞動力成本、食材價格以及競爭激烈的市場等。為了提升競爭力並降低成本,實體餐飲業可以利用智能化技術優化運營以達到目標。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實體餐飲業中,點餐系統的優化是智能化技術應用的重要一環。通過使用智能化的點餐系統,顧客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點餐,減少等待時間,提高點餐效率。同時,商家也可以更好地管理菜單和庫存,減少人為錯誤和浪費。 例如,使用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進行點餐,可以讓顧客更加自由地選擇菜品,並可以隨時添加或刪除訂單中的菜品。商家可以通過點餐系統即時跟蹤訂單狀態,及時更新庫存,避免出現誤點或錯配的情況;一些餐飲店更引入了自動化點餐機,顧客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快速完成點餐支付。這種自動化設備的應用可以縮短顧客等待時間,提高點餐效率。 其次,人工智慧客服在實體餐飲業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快速處理客戶的諮詢和投訴,提高客戶滿意度。一些餐飲店會使用聊天機器人來回答顧客的問題,如菜單查詢、營業時間等。這種聊天機器人的優點是工作時間長、無需休息,可以隨時為顧客提供幫助。同時,一些餐飲店還會使用智能語音識別系統,接受客戶的預定和外賣訂單,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智能排班系統可以幫助實體餐飲業優化人員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分析歷史銷售數據和人員工作情況,智能排班系統可以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人力需求,為商家提供合理的人員排班建議。商家可以根據智能排班系統的建議,合理安排服務員、廚師和清潔工人的工作時間。這樣可以避免人力浪費和人力不足的情況,提高工作效率和顧客服務品質。 此外,自動化設備的引入是智能化技術在實體餐飲業中的另一個重要應用。例如,自動送餐機器人可以在高峰期間為顧客送餐,減輕服務員的工作負擔,提高送餐效率。智能廚房設備如自動炒菜機、智能烤箱等也可以幫助廚師更加快速地完成菜品製作,提高廚房工作效率。 整體來看,智能化技術在實體餐飲業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商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並提高客戶滿意度。但是,香港仍有不少餐飲業,主打那一份人情味和人間煙火氣息,如何能在智能科技和人情細故之間取得一個完美平衡,或會是香港眾多餐飲業需要面對的一個考驗。 作者:靈創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監 Ringo Chan欲觀看更多 Ringo 撰寫的文章,可按此瀏覽。

    颱風蘇拉來勢洶洶,似乎影響了一連三日的「國際物業管理及採購博覽」。展覽最後一天 8 號風球高掛,大家都說人流因此比往年少了。但除了天氣原因,我也不禁反思:是因為地產市場不景氣?還是因為企業工作繁忙,令業界人士無暇參觀展覽呢?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在颱風蘇拉來臨的晚上,我身處將軍澳家中,雖然經歷了幾個小時的風雨及偶爾的大廈輕微搖擺,但幸好未有像颱風山竹時那般驚慌失措。記得在山竹襲港之後,我向一位科大土木工程教授請教,他指出香港的樓宇都有良好的防震措施,讓我感到放心。事實上,多年來香港的建築物一直都相當穩固安全,即使在極端天氣下也沒有倒塌的事件。 說回今屆「物管展」,展示了不少香港人研發的產品,我留意到不少香港的工程公司都在開發自己的產品。雖然香港市場相對較小,難有足夠的資源進行普及開發,但香港的創新力量卻不容小覷。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港商家自行開發的無攝影鏡頭緊急意外警報系統,這套系統運用了 AI 和雷達感應器,應用於物業管理時,能夠偵測室內人士(如廁格使用者)的肢體動作,識別是否有人跌倒,且無需攝影鏡頭,確保了個人隱私。 這些產品,顯示了香港創新產品的質素非常之高,而應用在建築和物管的科技產品亦應運而生,這也包括了機械人的技術應用,相信會為未來業界帶來新氣象。 過去,許多大型企業擁有自家開發的物業管理系統。然而近年面臨着人才外流和不斷提高的系統要求,使得自主開發變得相當困難。如果企業沒有優秀的團隊,開發的進度可能會十分緩慢,令系統存在的錯誤無法及時糾正,或在不同平台運行上出現問題,難以實現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 正因如此,我們團隊的「Eastop 物業管理 ERP 系統」在近年愈來愈受到關注,也獲得不少客戶的高度滿意。它被定位為「全方位物業管理應用平台」,涵蓋了物業/租戶/業主資料、買賣/租賃合約、訂金、抄錶等管理領域,甚至能夠將應收帳直接映射到財務總帳上。我們的手機應用 Eastop Mobile ERP 也是一個獨立的系統,擁有自己的數據庫,即使斷網也能使用,尤其方便物業維修管理人員。 相對於硬件方面,筆者覺得香港的軟件開發可能相對落後,物業管理公司或需要加油,多留意市場新產品和服務,並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以簡化管理,提高效率,並不斷追求創新。 作者:Eastop…

    隨着香港正式落實物業管理發牌制度,物管業界可謂正式進入一個全新時代,不但其行業地位和專業水平都會大為提升,同時亦推動了業界進一步邁向可持續發展及實踐 ESG 概念。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在發牌制度的實施下,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已積極為業界制定《操守守則》及《良好作業指南》,就執行保護環境、履行社會責任及加強企業管治相關的工作提供實務指引,內容涵蓋不同物管範疇,以協助業界將 ESG 理念融入管理及營運模式內。 事實上,筆者眼見近年不少物業管理公司都已認清 ESG 為企業發展大方向,積極尋求能夠幫助公司實踐 ESG 的科技應用,因此會主動向我們查詢機械人物業管理應用方案。 例如我們的 FlashBot 智能樓層配送機械人,就十分吸引到物業管理公司以及酒店、出租公寓這類客戶的興趣。FlashBot 可以實現全自動進出電梯,並有電梯控制功能,能進行樓層單位配送,過程無需安排員工伴隨,故能有效減輕人手負擔,同時能加強保障租戶保安及私隱。 大廈清潔工作也是物管公司的關注重點,除了 ESG 因素外,清潔人手難以招聘也是一大誘因。我們的 Scrubber…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在現今科技世界中搶進新聞頭條。綜觀而言,這確實是一個令人鼓舞的 AI 時代。人工智能驅動的商業技術在未來幾年會變得更加先進,更加令人刮目相看。IDC 表示,隨著企業將人工智能融入業務運營,以人工智能為中心的系統的支出在 2022 年至 2026 年間將以 27%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超過驚人的 3000 億美元。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 商業用與消費者人工智能大不同 然而,大部分企業缺乏內部專業知識,將日益月異的人工智能技術帶來正面業務影響仍然是一個挑戰。 話說頭來甚麼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是經過大量數據訓練的超大型電腦營運及數據模型。它們可以根據簡單的用戶輸入(稱為 Prompts) 產生新穎的輸出,例如文本、圖像、聲音或視頻等原始內容。此類模型的示例包括用於文本的…

    自香港今年年初重新開關,並且撤銷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後,多個行業的業務均見反彈,同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2023 年 4 月至 6 月的失業率下跌至 2.9%,是 3 年半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旅遊業、零售業、酒店業和餐飲業均面對不同程度的人手短缺,因此僱用兼職員工、承辦商和自由職業者的做法越見普遍。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大型企業和專業服務公司亦相繼聘用外部顧問和合作夥伴來擴充人力,以擴大營運規模、提高彈性並增強競爭力。這些非僱員勞動力,包括服務帳戶、機械人和智能設備等非人類科技,一般亦需要公司網絡和資源的存取權才能運作,這正正為香港 IT 業界帶來新挑戰。 管理非僱員身分的挑戰 僱員身分比非僱員身分較容易管理。簡單而言,企業能更直接控制員工的身分和存取權限- 員工的身分識別生命週期完全由單一部門(例如人力資源部)管理,一般涉及有序管理、追蹤及記錄活動進展,由職位空缺、揀選候選人、錄用、篩選和入職活動、職位晉升或調動,以至終止僱用均包括在內。 相反,從身分管治角度來看,向兼職員工和供應商等非僱員用戶授予適當存取權限便沒那麼直接,甚至可說混亂得多。即使是大型企業,也往往缺乏專為非僱員而設的正式採購審查和身分管理程序。這些相關職責通常散落於不同部門,而現時程序中出現的斷點,加上非僱員身分欠缺透明度,均增加不當存取、過度配置存取權及非活躍帳戶成為被遺棄帳戶的風險。 事實上,非僱員用戶存取權管理不當所引致最顯而易見的負面結果,正是網絡漏洞風險。舉例而言,用戶在企業不知情下,與供應商終止聘約,或者轉而與其他客戶合作,但原本的供應商仍然掌握該企業平台的存取權,大大增加企業所面對的風險。過度配置亦可能導致非僱員擁有過多存取權限,攻擊者可以利用這些存取權限來取得更高級別的特權。 有見及此,採用非僱員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是對付這些問題的關鍵。 開展你的非僱員身分管理旅程…

    科技不斷進步,創新技術正在改變各行各業,其中包括香港的物流業。香港物流業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的 19.8%。然而,面對全球經濟的變化和新興技術的挑戰,香港物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水準,增強競爭力。創新科技為香港物流業提供了機遇,使其能夠實現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更好服務。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物流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統、自動化的分揀系統、無人駕駛的運輸車輛等創新技術正在逐步改變傳統物流模式。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務品質。大數據可以提供詳細的物流數據分析和預測,幫助企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雲計算可以實現物流系統的無縫對接和資訊共用,提高協同效率。 在香港,一些物流企業已經開始應用創新科技改善運營。例如,一些倉庫採用了自動化分揀系統,通過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完成貨物的分類、打包和配送。這種技術不僅提高了分揀速度,還減少了人工錯誤,提高了貨物安全。同時,一些企業還使用了雲計算技術,實現了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資訊共用和協同,減少了溝通成本和誤解。 【常見物流創新例子】 1.智能調度系統物流企業通過引入智能調度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預測貨物需求和運輸情況,自動安排車輛和人員,提高了運輸效率。 2.自動化倉庫物流企業引入了自動化倉庫管理系統,通過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完成貨物的分類、打包和配送。這種技術不僅提高了分揀速度,還減少了人工錯誤,並提高了貨物安全。 3.智能配送無人機內地物流企業於多個城市進行智能配送無人機試點,用於偏遠地區的貨物配送。通過無人機配送,解決了交通不便和時間限制等問題,更提高了配送速度和客戶滿意度。 香港的物流業在科技與物流的融合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利用創新科技提升物流水平和競爭力也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不斷發展,香港物流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未來,香港的物流企業應繼續探索創新科技的應用,不斷提高行業水準和服務品質,以增強競爭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靈創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監 Ringo Chan

    AIoT,即「人工智慧 + 物聯網」(AI + IoT),此技術在中外多國的發展及應用已經非常成熟。在現今的市場環境中,應用 AIoT 已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手段。而在香港,中小企業透過升級業務並應用 AIoT 技術,可以如何在現今的市場困境中創造新轉機?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首先,AIoT 可幫助中小企業實現生產自動化和智能化。通過連接各種設備和感測器,即時監測和調控生產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例如,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對生產數據進行智能分析,預測機器維修和更換部件的時間,降低停機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透過 AIoT 技術,中小企業還可以實現智能製造,優化生產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其次,AIoT 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優化供應鏈管理。通過即時監測和調控物流運輸過程,實現物流自動化管理。同時,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對供應鏈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預測,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準確性和效率。這有助於降低庫存成本,提高訂單滿足率,提高客戶滿意度。 此外,AIoT 還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智能客服。通過連接客戶設備和感測器,即時回應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例如,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自動回答客戶的問題,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透過 AIoT…

    在以往的年代,許多零售店舖都會不時貼出「是日盤點,休業一天」的告示。那是因為在那些年,零售店舖進行盤點都是全賴人手,由店舖職員們以目測和人手去點算貨架及倉庫中的存貨。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今時今日,盤點工作已經引入高科技,再不是只靠人力。不少跨國零售企業都已應用 RFID 技術去管理供應鏈、庫存和銷售,盤點工作亦已全面數碼化。這些應用 RFID 的零售店,大都是商品種類繁多而又各有多種選項,例如售賣衣飾會有不同顏色、尺碼等。因此在每次補貨之前,都會進行盤點,以了解需要補些甚麼貨,以及甚麼顏色、甚麼尺碼等等。 美國一項調查指出,如果顧客在店舖內找不到商品,有 20% 的人會立即離開。而根據統計數據,美國在 2021 年因庫存不足而造成的零售商損失高達 820 億美元,相當於每周 16 億美元。接近 48% 的零售業者表示,貨品短缺是他們面臨的最大銷售挑戰。可見,補貨做得好不好對零售業務至關重要。可是,盤點和補貨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零售業本身正在長期面對着人手不足的問題,即使有了 RFID 技術,雖然其閱讀速度很快,但要員工們做到零錯誤地到每一個貨架做盤點,仍然會有一定難度,因此亦要付出額外的培訓成本。…

    利用數據實行「個人化」已成為企業提升電子商貿競爭力的重要策略,然而,良好的購物體驗亦需要穩定的供應鏈作後盾;再者,企業使用數據時,亦需注意合規情況,才能長遠地從中獲取洞見,維持優勢。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將數碼供應鏈與客戶體驗結合 疫情對供應鏈產生前所未有的干擾,亦打破消費者對無縫端到端購物體驗的期望。根據 SAP 2022 年 10 月的一項調查,雖然供應鏈問題似乎正在改善,但近三分之一的高級商業領袖預計,情況到 2023 年年中仍會延續。 供應鏈挑戰未必意味著客戶和收入的損失,但品牌需要利用客戶體驗數碼方案,把受眾定位、生命周期價值等位於前端的洞見,與庫存情況、物流偏好等位於後端的資訊整合,以助解決橫跨需求和供應鏈的問題。總部位於洛杉磯的可持續時尚品牌 Reformation 憑著對需求和供應鏈的前後端了解,能夠在產品短期售罄時使用候補名單,並從中獲取資訊了解未來需求。 同時結合個人化客戶的洞見和即時的供應鏈數據,不但有助品牌提供產品推薦和有效地區分優先的客戶與產品,更可就延期交貨和缺貨商品提供準確的發貨和交付預測。憑藉深入的洞見,品牌可專注於客戶私忠誠度和盈利能力,締造優秀的購物體驗。 保障合規 賦予消費者數據權利 品牌利用數據洞悉消費者所想以及預算供應鏈情況的確可帶來莫大裨益,但如何兼顧數據的安全使用亦非常重要。這不但涉及客戶信心,亦關乎日益嚴格的數據保護政策。隨著《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PIPL)》等法規面世,企業需把客戶數據方案融入電子商貿策略。 容許消費者以單一身份自由選擇不同的渠道與品牌互動,是促使個人化變得可信任的第一步。這可透過社交媒體登入、雙重因素認證、流動裝置、電郵或生物認證來實現。研究顯示,超過 40% 的組織使用違反私隱合規的人工智能。有鑒於此,企業可借助一些方案來收集和更新消費者的意向和偏好,然後以尊重及可信賴的方式將該些資訊融入個人化引擎及電子商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