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數據外洩 (64)

    數據外洩威脅急劇上升,保護數據庫變得日漸重要。現時網絡安全界已使用多種技術來保護數據,複雜性也在不斷發展,例如同態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混入假數據等等,無非都是為了阻止黑客入侵。 最簡單的保護數據庫方法之一,是將數據資料分開儲存。研究人員只可以讀取第一個數據庫,具有完整資料的數據庫就會儲存於其他地方,檢查數據時必須利用演算法去還原完整數據,免除研究人員遺失數據的責任。同態加密是比較複雜的保護數據方案,系統會將敏感資料完全加密,研究人員要調用真實數據時,系統便會進行同態運算,令數據在毋須解密下都可被搜尋。十多年來,IBM 一直在為同態加密技術作出貢獻,例如提供適用於 Linux、iOS 和 MacOS 的工具包,以及安全儲存和處理數據的雲端環境。不過,同態加密還未成熟,因為需要太多運算,拖慢檢索速度,如要在大型數據庫使用便難以負荷。 現時數據保護服務供應商採用的加密方法,主要是加密數據庫內的資料,不過並非全面加密,而是平衡保密與共享原則,只向研究人員透露非私密訊息,減低運算負荷。一般的做法是加密姓名、地址等個人敏感資料,只有獲得演算法密鑰的特定人員可以訪問,其他用戶只可讀取未加密的部分。單向函數密鑰(如 SHA256 hash 算法)是最常用的演算技術,如欠缺這條密鑰,攻擊者便無法逆轉計算出原來的數據。 將假數據混入數據庫也是另一種常用手段,因為隨機噪音(random noise)可令識別個人記錄變得困難。Google最近便將名為 Privacy-on-Beam 的內部工具變成開源技術,用戶可以將噪音混入數據庫,然後才儲存到 Google Cloud 數據庫。不過當噪音資料被混合在數據庫內,有可能令資料準確度出現問題,因此最近微軟亦提供了一個與哈佛大學科學家合作開發的差異私隱(Differential Privacy)工具包,它可被應用於訓練人工智能或分析營銷活動數據,而不被噪音影響準確度。…

    黑客入侵企業後,平均多久才會被發現?網絡安全公司 Sophos 發表最新一份調查報告,就指出平均須 11 日才能被偵測得到。不過這只針對勒索軟件 (ransomware) 而言,如黑客以搜集機密資料為目標,現形的時間或許會更長。 早前另一間網絡安全公司 FireEye 的研究報告指出,2020 年企業偵測到入侵行為的時間,首次縮減至一個月內,達到平均約須 24 日這個好成績,較去年的 56 日大減約六成。而Sophos的研究報告看似更理想,因為平均時間進一步減至只須 11 日。不過,Sophos 專家卻先戴好頭盔,指快未必一定是好事! Sophos 專家首先指出,他們的數據全部來自企業客戶,而在過去一年中,他們的客戶主要面對的是勒索軟件攻擊,從數字來看,差不多佔了…

    疫情期間,為了讓員工可以在家工作,不少企業都會購入協作平台工具,而在名牌效應下,揀選 Microsoft 365 的企業亦特別多,不過,有調查顯示 Microsoft 365 用家在這段期間發生的電郵外洩事故較其他工具高一倍,15% Microsoft 365 用家更曾發生 500 次數據外洩,遠超其他工具的 4%…… 電郵防護服務供應商 Egress 新發表一份調查報告,旨在分析 Microsoft 365 電郵服務的安全盲點。調查一共訪問了來自美國及英國的 500…

    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 於去年 11 月推出的加強版網路防衛評估架構「C-RAF 2.0」,特別在產品開發周期上提升了合規要求。全球第七大軟件公司 Micro Focus 夥拍香港系統整合商 Resolve Technology,推出 Fortify 解決方案,可確保金融業將安全性在開發流程中的位置「左移」(shift left),貫通整個流程,金融業就可放心推出新服務,提升競爭力。 新服務成金融業致勝關鍵 作為亞洲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業均積極引入各種金融科技,同時致力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回應市場的需求。不過,企業安全產品代理商 B & Data 總經理…

    為降低數據儲存成本及提高靈活性,不少企業管理者已計劃將數據移雲。不過,管理者既要考慮供應商的安全性,亦要摸清各種收費項目,特別是某些行業還需滿足合規要求,難度極大。由 ICT 方案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雲端運算及虛擬化技術供應商 VMware 攜手推出的 SmartCLOUD™ Object Storage 對象儲存服務,便可一口氣掃除以上難題。 中信國際電訊 CPC 產品開發及管理部高級副總裁 Taylor 說,今年 CPC 正式成為 VMware 合作夥伴計劃中最高 Principal 級別的雲服務供應商,在亞太地區屬極少數,充分顯示出 CPC 的雲端服務獲得肯定。 數據由內移外 引伸收費及安全問題 數據儲存是企業數碼轉型(Digital…

    隨著雲端儲存技術發展,企業存檔由過往文本模式轉移上雲,但雲端存取有洩漏的風險,不論是黑客的入侵,抑或是內部人為閃失等,都令企業怕怕。在遙距工作的趨勢下,你需要的是結合能保障數據可得性(availability)、誠信(integrity),與及保密程度高兼能掌控多雲環境下的數據保護服務!是次研討會將探討 IT 保安模式 CIA (Confidentiality, Integrity and Availability) 及 3-2-1 Backup 策略的可行性,分享由 Hitachi Vantara 及 Thales 組成的強大保護,如何讓你獲得全面的數據保護,毋懼數據外洩。 參加研討會問答環節,有機會獲得神秘禮物,立即報名! 活動詳情: 主題:3…

    從事資訊安全工作十幾年,成日遇到企業客戶問應該如何避免數據外洩。其實不少調查報告都顯示,超過三成的商業機密外洩來自內部威脅(Insider Threat),無論有心或無意,都有可能對企業帶來重大影響。最重要的是這種情況並不是無法避免,而且也不是太難做添。一齊睇吓這個 to do list,大大減低機密外洩的風險! 育成安全意識 話明是 insider threat,首先要做的當然是提高老闆和員工的資訊安全警覺性!撇除專門偷資料的個案,其實好多時洩密者只是無意之下觸發事件,例如遺留無密碼保護的公司手提電腦在的士、在公共 Wi-Fi 下做公司事,又或是隨意打開有問題的檔案或連結,這些行為好明顯都是因爲缺乏安全意識。所以企業必須定期推出安全培訓,將有可能洩密的行為及後果清楚解釋,而不只是貼張禁止清單出嚟,大家先會上心。 限制存取權限 成間公司入面有多個部門,所需接觸的數據自然不一樣,例如銷售部不應該接觸人事部的檔案,IT 部門亦未必需要接觸報價單或財務報表,雖然開放了所有存取權限的確做少好多事,但就要犧牲數據安全性。最理想的做法自然是做好 data segmentation 或 privilege account management,分隔好不同的數據,以及為每位員工設定存取權限,就算其中一位員工的帳戶被盜取,都不會令全公司的檔案失守。當然為帳戶登入安裝多重因素驗證(Multi-Factor…

    釣魚攻擊(Phishing attack),絕對係成本低、回報高嘅熱門網絡攻擊。雖然釣魚攻擊仲可以分為魚叉式(Spear Phishing)及商業詐騙(Business Email Compromise)等,但由於係針對指定對象攻擊,黑客要投入更多時間去理解偽裝角色同受害人的關係,所以無釣魚攻擊咁普遍。一般嚟講,無差別攻擊主要係用作盜取帳戶登入資料,例如 Microsoft Office、PayPal 等等,黑客首先會偽造相關網站登入版面,再用電郵將連結漁翁撒網式寄出去,等待獵物上釣。一旦收件人誤信連結內容為真,就可能到偽造網站親手輸入自己嘅登入資料,黑客就可以入侵相關帳戶。受害人不單止可能遭受信用卡盜用損失,如果係公司帳戶資料,更會連累公司機密資料外洩添! 為咗研究釣魚攻擊喺今年頭半年嘅特色,網絡安全公司 IRONSCALES 研究員就對相關嘅偽造登入網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頭半年有超過 5 萬個假網站,冒充超過 200 個全球知名品牌。其中被冒認得最多嘅 5 個品牌,分別係 PayPal、Microsoft、Facebook、eBay 同埋 Amazon,而…

    新冠疫情令遙距工作需求激增下,大家都知道數碼轉型嘅重要性,而且唔單止係揀邊種工具或解決方案,更重要嘅係了解點去保護呢啲雲端工具及數據傳輸嘅網絡安全性!一旦被黑客入侵或發生數據外洩,金錢損失其次,客戶嘅信心將會一去不返! 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Impreva即將舉辦網上研討會,以保護企業嘅雲端應用及數據為主題,分享現時雲端安全的趨勢,詳細分析雲端安全嘅全盤部署及產品示範。唔想俾咗錢後先發現有漏洞要另外花錢修補,就要即刻報名參加,參加者更有機會獲得200元HKTV Mall購物券,名額有限,請即網上留位。 Impreva網絡安全研討會 日期:2020年5月22日(五) 時間:3:00pm-4:00pm 語言:廣東話 網上留位:https://bit.ly/3bFtEU9

    一般認爲黑客只會向大企業埋手,發動網絡攻擊以勒索更多金錢,但這觀念其實大錯特錯。事實上,不只大企業,中小企每日都會收到大量釣魚電郵,當中包括惡意連結及勒索程式附件,一不小心隨時中招。去年本港有調查報告顯示,逾七成中小企在過去十二個月曾發生網絡事故或遭受網絡攻擊,愈來愈多黑客瞄準中小企攻擊。另外,根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發布的「SSH香港企業網絡保安準備指數 」的分析,中小企業繼續維持在基本(Basic)評級,反映大部分中小企管理者仍未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對有可能造成的損失掉以輕心。英國保險公司 Hiscox 早前發表的研究報告便指出,英國小企業一旦遭受攻擊,每宗事故平均造成約2.57萬英磅損失,包括用於交付贖金、修復數據或購置硬件等,可見中小企絕不可以輕視網絡安全問題。 捨難取易 黑客密食當三番 一旦受到黑客攻擊,中小企管理者第一時間普遍只會高呼不幸,慨嘆被「亂槍打中」。但想深一層,中小企真的沒有被攻擊的價值?答案肯定不是。首先,黑客傾向捨難取易,絕大部份的中小企都疏忽於網絡安全及缺乏備份的意識,就算有選購網絡安全工具,防禦力亦較為薄弱,自然很容易被攻破;更甚者公司內部的電腦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 IoT)裝置被侵略而變成殭屍網絡,被黑客利用去攻擊勒索贖款對象。其次,黑客們洞悉商業社會的生物鏈關係,大企業為節省成本,將工作外判中小型企業,所以只要攻陷規模較細的承包商,絕對可成為入侵大企業的跳板。種種原因,都會置中小企於危牆之上,大企業亦不能倖免。 的而且確,沒有採用適當的防護措施,會令企業在多方面都曝露出安全漏洞,例如電腦設備、物聯網裝置、POS 系統,以及現時流行的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工作模式等,簡單的防毒軟件或防火牆,未必足以應付黑客日新月異的攻擊。另外,看似簡單的 Wi-Fi 無線網絡,卻可能因設定出錯而出現缺口,讓黑客可輕易進入公司網絡作惡。 尤其近來外圍因素多變難測,不少企業讓員工在家或遙距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有可能面對遙距網絡連接的防禦不足問題,包括數據傳輸未有加密、電腦或手提設備防護不足,未能夠發現和阻隔黑客精密的網絡攻擊等。此外,員工有機會在缺乏足夠保護的無線網絡上工作或在未有以多重登入身份驗證或登入權限界定不夠仔細的情況下,假若公司內部沒有做好網絡間隔(Segmentation),都可令黑客乘機長驅直入。黑客除了借助勒索程式要求贖金、盜取公司機密和暗中利用殭屍裝備發動分散式阻斷攻擊(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