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管有大量網絡用家嘅個人私隱,所以大家都會對佢嘅安全措施感到憂慮,擔心佢會好似上年咁洩漏 50 萬 Google+ 用戶資料之餘,又驚佢會好似處理 Google Home 語音助理一樣,允許承包商聽取用家嘅談話內容。所以當收到消息,指 Google 已同美國第二大醫健機構 Ascension 簽約,可以利用對方旗下 150 間醫院及超過 50 間長者宿舍嘅病人資料,作為供給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嘅數據,以提升醫療中心嘅運作效率及病人嘅安全性。 消息一傳出,唔少美國網民都好擔心自己嘅病歷都會成為研究對象,因為呢個號稱為夜鶯計劃嘅合作,可利用嘅私隱相當廣泛,包括化驗室資料、醫生診斷報告、醫療記錄以至病人嘅個人資料及病歷,一旦外洩,後果將會相當嚴重。不過,Ascension 方面就回應話今次合作絕對符合美國嘅 HIPAA…
Search Results: 收購 (53)
WhatsApp 係今年 4 月 29 日至 5 月 10 日期間,曾經俾以色列公司 NSO Group 開發嘅軟件天馬(Pegasus)利用軟件漏洞,透過撥打 Video Call 去控制對方手機,進行竊取資訊及監控嘅行為。之前收購咗 WhatsApp 嘅 Facebook 話,受影響嘅只得少部分人,但經過內部深入調查後,有指今次事件應該唔止影響…
相信好多人都同我一樣,好鍾意用 CCleaner,可以一次過清理晒所有冇用嘅電腦記錄,又簡單又易用,㩒個掣嗰吓特別爽……當然啦,另一個最主要原因係佢完全免費,作為精打細算嘅 IT 狗,都用咗 CCleaner 好幾年。 不過,最近 CCleaner 嘅軟件商 Avast 就好頭痕,呢間位於捷克嘅防毒軟件公司話由今年 5 月起,就俾人多次不停嘗試入侵佢個網絡,最近一次仲幾乎成功,Avast 資訊安全總監 Jaya Baloo 話,佢哋喺 9 月 23…
習慣每天拿著智能手機、流動裝置上網的用家,今年最熱切期待的技術必定是 Wi-Fi 6,不單傳輸速度比現有的 802.11ac 大幅提升,同時更有高傳輸容量及低延時優勢。不過,Wi-Fi 技術升級並不一定等於用戶體驗能夠同步提升,只要系統無法因應用戶需要,有效分配上網資源,一樣會令人用到一肚氣。Juniper Networks 今年三月將 Wi-Fi 技術供應商 Mist 收歸旗下,就是看中其人工智能管理的優勢! 網絡質素有數得計 「雖然 Mist 成立於 2016 年,但技術已廣受企業客戶認同,現時 Fortune 頭 500 位企業之中,已有 25 間採用其產品,當中更有 3 間的排名在頭十位內。」 Juniper Networks 香港高級系統工程師鄭健豪解釋,「不論是固網或無線網絡,一般用家其實只會察覺到有否斷線及速度快慢。即使網速變慢,他們也無法知道背後原因;真正要了解問題的是網絡管理員,例如到底是分配 IP 位址、認證出錯,還是硬件或訊號干擾出現問題,都要由網絡管理員採集不同的 log 分析,找出問題才能解決,過程非常耗時。」相反,他說 Mist 的人工智能技術卻可自動調整無線網絡資源,原理是 Mist 透過製定不同的 SLE(Service Level Expectation)指標,以評估每個用家及 Access Point 的連線表現。「以往商用 Wi-Fi系統如要量度網絡表現,讓網絡管理員調配網速,一般會採用 overlay 解決方案,即外加一個裝置扮演用戶角色,定時向 AP 發出連線要求;但由於收集的並非真正用戶的數據,所以量度的數據只能作為參考。」 Mist 透過製定不同的 SLE(Service Level Expectation)指標,以評估每個用家及 Access Point 的連線表現。 Mist 的量度數據則採集自真正的連線表現,鄭健豪舉例說其中一個指標是用戶連線時間,如超過 2 秒便等於差,「Mist 預先製定了超過 180 種 SLE 指標,當中包括頻寬、訊號接收、連線時間等,採集到的數據會全部傳送至它的雲端系統,以人工智能分析並自動調配網絡資源,令所有用戶都能享受到最佳的連線效果。」他認為 Mist 在業內的最大優勢是令到 Wi-Fi表現變得可以量度及可視化,網絡管理員不用再「估估吓」;而收集的數據亦足以讓人工智能預早發現問題所在,主動作出修復或調配上網資源,所以即使企業安裝大量 AP(其中一個客戶安裝了 30 萬個 AP),也不用編配大量人手管理。他說通過採集大量優質數據,Mist 的人工智能分析便會愈見準確;而為了進一步支援網絡管理員,Mist 配備 Marvis 助理,可以用自然語言向系統查詢問題所在及解決方法,快速於控制介面不同的 dashboard 找出所需的資訊。 室內定位一體化 Mist 還有另一強大武器,就是無線網絡裝置中內建 vBLE 室內定位技術,鄭健豪說這項專利技術,比起現時主流採用的Beacon 感應器更準確及方便。「首先現時的 Beacon 需要獨立安裝,例如要在商場追蹤客戶的位置,便要在商場各處安裝大量 Beacon,才能提升準確度。不過,這些 Beacon 感應器每隔年半至兩年便須更換電池,考慮到安裝位置一般難以靠近,便會花費很多人力資源。」Mist 的 vBLE 由於已整合在 AP 內,不用擔心電源問題,而且控制系統亦與 Wi-Fi 介面統一,所以亦易於管理,減少網絡管理員的工作負擔。 有了 Mist 的高速實時定位技術,當客戶在商場的手機應用程式內呼喚協助,職員便能快速找出求助客戶,提升客戶體驗。 準確的定位技術,可增加企業提供的服務內容,提升 customer engagement。「Mist 每個 AP 均提供 16 個指向性天線,以供vBLE使用;Mist 亦放棄採用傳統的三角定位技術,開發出基於機率曲面(Probability Surface)的專利技術,進一步提升定位的速度及準確度,令到可提供的服務內容大增。」他以商場應用為例子,說以往的 Beacon 由於定位緩慢,往往在計算出客戶位置時,真人已移動到別處,「有了 Mist 的高速實時定位技術,當客戶在商場的手機應用程式內呼喚協助,職員便能快速找出求助客戶,提升客戶體驗。」他補充說室內定位服務內容因而變得更多樣化,只要企業客戶構思出來,便有機會化不可能為可能。…
平常一聽到同銀行有關嘅運作程序,一定覺得會安全到不得了㗎啦,但接二連三嘅事實話俾大家知,無論間公司有幾大,規管有幾嚴謹,都一定會有「濕滑」嘅員工。加拿大最大銀行 Scotiabank(加拿大豐業銀行)近日被揭發出低級網絡安全錯誤,低級嘅程度更直逼「布偶級」(muppet-grade),大家明啦! 日前網絡安全研究員 Jason Coulls 揭發,加拿大 Scotiabank 喺 GitHub 嘅儲存庫竟然存有未受保護嘅檔案,當中有外幣匯率 SQL 數據庫系統嘅軟件藍圖及 access key、手機應用軟件程式碼,後台服務及數據庫實例嘅登錄憑證、原始編碼等,簡直係黑客金庫。 Scotiabank 嘅回應當然都估到,首先話呢啲資料並不會危及客戶、員工或合作夥伴,又話已經展開調查、修復問題、移送法律資料中。而加拿大法律規定,銀行出事就要即刻通報,加拿大金融機構監管辦公室方面就已接獲通知,正密切監察事態發展。 GitHub 於去年被 Microsoft 收購,成一時佳話。除咗極多開發者會用,亦有唔少企業機構都會用,因此,保安係其中最大課題。有時開發人員為咗貪方便唔使次次登入,會喺開發階段將…
人哋用得你嘅服務,梗係相信你可以守護佢哋嘅私隱,點知上載嘅相可以喺網上任睇,全無私隱可言,咁仲唔係虛假宣傳?Online Buddies 就係因為咁而被告喇。 網絡安全公司嘅研究員經常會進行一啲網上調查,分析一啲應用服務供應商提供嘅服務有無漏洞存在,因為服務供應商未必有足夠人手去監測自己嘅伺服器有無問題,所以當研究員發現到漏洞所在,就會第一時間通知對方修補,而喺漏洞修補後或對方過咗一段時間都無反應,先至公開漏洞等對方正視。一般嚟講,服務供應商都會即刻解決問題,以免影響用家嘅信心,或被黑客入侵造成更大嘅損失。 Online Buddies、Jack’d 共用儲存平台 除咗以上兩項風險,服務供應商仲有可能被執法機關起訴。美國紐約一個專門提供同性戀交友平台應用服務嘅公司 Online Buddies,喺上星期五就俾紐約州總檢察長 Letitia James 檢控,指出被告公司早年收購嘅 Jack’d 手機約會應用軟件存有誤導成分,令用戶相信其上載嘅相片有足夠私隱保護,可以防止被授權以外嘅人睇到,但被告一方卻對漏洞視而不見,收到報告一年都無修補漏洞,令用戶嘅個人私隱蒙受損失,結果判處罰款 24 萬美元,同時勒令 Online Buddies 要持續改善網絡安全程度。…
有炒開美國科技股嘅,一定有留意上星期上市嘅 Slack,掛牌第一日就升破招股價,最終收報 38.62 美元,較開市價高 48.5%。雖然第二日股價略為調整,但依然係今年美國上市第二高估值嘅科技公司,僅次於 750 億美元嘅 Uber,但就贏咗另一風頭躉 Lyft,巧威威!而 Slack 仲係第二間直接喺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嘅公司,毋須公開集資,創辦人 Stewart Butterfield 話原因係佢哋唔缺錢,真係型到呢…… 正所謂樹大招風,喺 Slack 份上市文件入面都講到明,微軟係佢哋頭號競爭對手,咁微軟梗係唔會坐定定乜都唔做啦!就喺 Slack 上市當日,微軟就向員工發出內部通告,禁止十幾萬名員工使用 Slack…
黑客的攻擊招數多到離譜,簡單如上網睇戲、購物,都有極大可能踩地雷,可讓黑客暗裝惡意軟件,又或偷走信用卡資料。個人娛樂都算,最慘是現時工作已離不開在互聯網上搵資料,為免公司電腦中招,難道要禁絕員工上網?又或要由公司內聯網隔離一些電腦出來,只供員工上網搵料?瀏覽器隔離(Browser isolation) 技術的出現,就可讓人放心上網,同時又可令電腦免受黑客攻擊。這種技術就連美國國防信息系統局(DISA)亦會於明年全面採用,就知有多強勁可靠。 資安少林寺畢業生 瀏覽器隔離技術,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完全隔離的虛擬機器上執行上網活動,就好似拆彈專家遙控機械人拆炸彈一樣,就算爆炸都不怕炸傷自己。Symantec 於兩年前收購的 Fireglass,其創辦人 Dan Amiga 來頭甚勁,他曾經是以色列國防部(IDF) 8200 部隊的成員,8200 部隊可說是資安界少林寺,很多少「畢業生」都曾經是著名科技公司的創辦人,包括 ICQ、Check Point、Wix、Imperva 等等。 Fireglass 創辦人 Dan Amiga(左)及Symantec…
倒賣之王,長老拜服 在近年互聯網的世界市場,以一個概念、想法、產品,用科技去顛覆舊行業,什麼共享經濟,足以令一間小小公司成為獨角獸,屢見不鮮。我對本故事主人翁,可以將同一個概念類似的產品可以賣完一次又一次,不得寫個服字。他是 DNS 倒賣之王 David Ulevitch。 大學的一年級的 DNS 小型項目終被收購 2001年,David作為華盛頓大學的一年級學生,創建了 EveryDNS。EveryDNS 是一個典型的大學科研小型項目,這項目以滿足 David 對於 Web 的 DNS 管理軟件的需求。雄心勃勃的 David 當時想成為域名系統提供商,讓用戶可免費將域名映射到網站,系統的所有運作經費完全靠捐贈資助。EveryDNS…
Splunk 令人著迷之處是其前瞻力,因此,每年的 Splunk Forum 不只是一次 Splunk 的動向或產品報告,更是一次業界未來報告。Splunk 近年收購了不同技術如 VictorOps(DevOps)、Phantom(Security Orchestration)等,加上 Machine Learning、Cloud 等技術,令 Splunk 於各範疇上進一步強化,今年的 Splunk Forum 就展示了這些技術如何完美地融合。 由 Det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