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手機 (349)

    木馬程式無處不在,隨時誤中陷阱!最新發現 WhatsApp 出現一種針對 Android 用家的木馬程式,假稱 WhatsApp 推出粉紅色介面,一旦誤按下載,便會接管受害者的手機,更會自動回覆其 Signal、Telegram、Viber 及 Skype 的訊息,散播病毒。不得不再提醒,切勿貪新鮮下載非官方更新! 這個惡意軟件的大名叫 WhatsApp Pink,目前主要針對印度次大陸的 WhatsApp 用戶,並以群聊訊息散播。安全研究員 Rajshekhar Rajaharia 向 WhatsApp…

    Android 版 WhatsApp 被發現存在兩個嚴重漏洞,只要打開一個「加料」連結訊息,惡意軟件就可以通過 Chrome 執行,讓黑客可以讀取未受保護的外部儲存區域,當中更包括 WhatsApp 用於加密訊息的金鑰,即是所有對話及傳送的檔案都可被破解! 今次 WhatsApp 的漏洞由 Census Labs 研究員 Chartion Karamitas 發現,整個攻擊過程由一個 WhatsApp 短訊開始。研究員在影片中示範,黑客只要首先製作一個帶有惡意程式的 HTML…

    Google Android 非官方 App Store APKPure 被發現本身就是一個藏有木馬病毒的手機 app,同一時間,又有網絡安全專家發現華為官方手機應用市場 AppGallery 亦有十款手機 app 藏有病毒,我想平平安安玩 app 啫,好奢侈咩? Android 智能手機作業系統一直讓用家保持一定的自由度,可以選擇安裝 Google Play Store 以外的第三方…

    疫情之下,令許多人被迫長期留在家中,家庭娛樂供應商或成為最大贏家。有數據指,在 2020 年底 Netflix 的付費用戶數量突破了 2 億大關,有不法分子推出惡意軟件,承勢利用該串流平台假裝推出免費高級訂閱服務。但世事邊有咁「著數」!這個在 Google Play 可下載的惡意軟件,以冒充 Netflix 繼而入侵受害者 WhatsApp 會話,藉以展開發財大計。 Google Play 早前出現了一個新的 Android 惡意軟件變種,以承諾提供免費訂閱 Netflix…

    現時不少產品都會加入互聯網功能,就連成人玩具也不例外,齊齊加上連線功能加入物聯網 (IoT) 大軍。不過,網絡安全專家警告大部分性玩具也缺乏安全保護,可被黑客遙距取得操控權,例如推高自慰器轉速或振動幅度,甚至遙距鎖死電子貞操帶進行勒索,隨時命根不保。 物聯網產品千奇百怪,而且價錢又不會太昂貴,遇著功能有趣的產品,相信你我他也曾試過忍不住買來體驗。不過胡亂使用,隨時累人累己。防毒軟件公司 ESET 專家便警告,具備網絡連接功能的成人玩具如自慰器、電子貞操帶等,便有很大機會被黑客入侵。專家指出,這些成人玩具一般都可透過藍牙傳輸制式與智能手機專用 app 配對,以及經互聯網連接其他用家,由於缺乏安全保護,便將用家置身極大風險中。 ESET 專家以其中一款中國廠商 Lovense 生產的性玩具 Max 為例,它與同廠另一款 Nora 分別為男女用家提供自慰功能,而且專用 app 不單可調整速度,還可與另一用家連線,實時虛擬造愛。專家指出他們可於網上掃描這類藍牙產品並截取傳輸數據,由於上傳數據的加密技術薄弱,收發雙方亦沒有嚴謹的身份驗證機制,因此專家便可以暴力破解驗證密碼,發動中間人攻擊 (man-in-the-middle),隨意修改操控指示,例如推高女性向自慰器的轉速,令女用家的敏感部位受傷,或令自慰器過熱引發火警。 此外,專家說如果專用…

    iOS 其中一款下載次數逾百萬的通話錄音 app 「call recorder」,被安全專家發現竟然存在身份驗證漏洞,開發商儲存於AWS雲端上的用家通話記錄及通話錄音,都可以通過修改 API 指令,被黑客隨意竊取,好兒戲喎! ClubHouse 語音社交平台早前被爆漏洞,有心人可以闖入不同房間錄音,再將用家對話的語音檔上載網上分享。雖然用家在房間內的公開發言,都會預計有可能被錄音,所以未必有太多機密訊息,但在不知情下被竊聽,感覺始終不太愉快。不過當換轉通話錄音 app 出現安全漏洞,情況就完全不同,因為使用錄音 app 一般都有工作需要,例如記者做電話訪問、同客戶開會等等,當中總涉及一些機密資料。而 PingSafe AI 網絡安全研究員 Anand Prakash 最新發現的安全漏洞,便與 iOS 其中一款下載次數逾百萬的通話錄音…

    令學校停課的原因,我們以往會聯想到打風、暴雨等天氣因素,現時最先想到的會是疫情下的隔離措施,不過可有想過黑客的勒索軟件,也是導致學校停課的原因?不法分子攻擊學術機構,然後開天殺價! 網絡安全公司 BlueVoyant 早前對 43 個國家/地區的 2,702 所大學進行研究,發現幾乎所有受訪大學,都指出勒索軟件攻擊是他們主要的網絡威脅,去年這些勒索軟件攻擊,平均每宗索款 44.7 萬美元(約 347 萬港元)。除了勒索軟件攻擊之外,數據洩露也對校園造成了極大的打擊,過去兩年有 200 所大學受到影響。 以下係 BlueVoyant 研究的部分發現: 校園受攻擊因素: 隨著學術機構採用遙距教學,網絡攻擊次數增加,也令學校的網絡容易受到威脅者的攻擊。地下市場對大學生的憑證有很高的需求,吸引黑客發起攻擊。缺乏網絡安全培訓和意識、缺乏資源以及預算低,是學術機構經常受到攻擊的主因。 攻擊數據:…

    COVID19 推動 Work From Anywhere,打工仔覺得更有效率,但管理層覺得屏幕濾走積極與熱情,畢竟值班行山這類例子並不罕見,特別疫下百業蕭條,中層更加需要證據證明大家盡忠職守,每日最早與早夜的電郵收發時間已不能成為勤力指標,遠程工作下應有另一套管理規範,但員工老闆們暫時未必有共識。 新一代「提升效率工具」,讓僱主可以全方位洞察員工如何運用工作時間,包括瀏覽歷史、App Screen Time、甚至微管理至 Keystrokes Logging 與 Desktop Session,換句話可說是「攞正牌的黑客」。Skillcast 與 YouGov 2020 年 12 月調查顯示,20% 僱主正在或有意引入監察員工線上活動工具;英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