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近年飽受私隱問題困擾,CEO Mark Zuckerberg 上年承諾協助用戶「Clear History」,今日終於找數,推出 Off-Facebook Activity 功能,讓用戶掌控自己嘅私隱,清除 Facebook 存於第三方網頁及 Apps 嘅資料,截停追蹤。 自從「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事件,Facebook 積極改革,大動作包括拒絕有問題嘅應用程式、打擊有問題專頁。日前更推出全新功能 Off-Facebook Activity,旨在讓用戶私隱自決,官網宣稱 Off-Facebook Activity…
Search Results: 應用程式 (341)
Google Assistant、Amazon Alexa、蘋果 Siri 及微軟 Cortana 相繼被揭發將用戶對話語音檔交予第三方,作轉錄抄寫並進行分析。剛剛 Facebook 亦承認,將 Messenger 用戶嘅語音通話交出去轉錄抄寫,美國五大科技公司一個不漏,齊晒!唔想私隱外洩?都係快快刪除語音助理通話紀錄啦! Amazon 及 Google 早於年初被揭發同類問題,其 Echo 及 Google Assistant 嘅用戶對話語音檔被送去分析,雖然所有錄音都係喺功能啟動後先被記錄,但其內容仍然非常私人,如包括醫療資訊、毒品交易乃至親密情節。由於私隱問題備受爭議,Google、Apple…
Facebook 日前宣佈,已經向兩個應用程式開發者提出控告,指控佢哋用惡意軟件感染用家手機,然後假冒用家點擊廣告,同時瞞住用家以詐騙方式產生廣告點擊、騙取收入。而喺兩個開發者當中,有一個係來自香港。 兩個被 Facebook 控告嘅應用程式開發者分別係香港嘅 LionMobi 及新加坡嘅 JediMobi,Facebook 喺發布嘅新聞稿指兩個開發者喺 Google Play 提供含有惡意軟件嘅應用程式,以便於 Facebook 廣告上產生虛假點擊(click injection fraud),賺取收入。LionMobi 更於 Facebook 上刊登服務廣告,嚴重違反 Facebook…
專門幫助慘遭勒索軟件攻擊嘅「No More Ransom」(拒絕勒索軟體)計劃剛剛慶祝成立 3 周年,計劃自 2016 年 7 月至今,共幫助超過 20 萬名苦主免費解鎖,慳返約 1.08 億美元贖款。團隊加油,繼續幫苦主鬆綁! No More Ransom 計劃成立以嚟,其中一場勝仗必定要數 GandCrab。自 2018 年…
勒索軟件事故頻頻,而且愈來愈大鑊,只計美國就有多個市政府、大學、醫院遭殃。最近南非第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嘅電力公司 City Power 亦遭受攻擊,網絡系統、資料庫、應用程式全數被打包,更有部分用戶要忍受停電近 12 小時,非常濕滯。 City Power 透過 Twitter 公告,公司遭受勒索軟件攻擊,資料庫、應用程式及網絡系統均被加密,ICT 部門正在清除惡意程式及重啟所有受影響嘅應用程式。而受到今次攻撃影響,City Power 客戶無法透過預繳系統進行交易。雖然發電廠已經緊急調派人力維修,不過連系統都唔 work,所以維修進度大受影響。 最慘嘅係,出事之日,正正係南非大多數打工仔嘅出糧日,好多人都要趁出糧日去買下個月嘅用電,部分用戶被迫停電近 12 小時,而依家正值南半球嘅冬季,夜晚得攝氏幾度,真真正正叫雪上加霜。 據報導,現時 City…
企業數碼轉型的好處多不勝數,誘因包括存取資料方便、雲端應用服務選擇多、部署快速、節省硬件成本開支等等。既然有這麼多好處,自然一窩蜂移雲。不過,不少企業決策者選用雲服務後,才發現情況並非想像中完美,連接公司與雲端伺服器原來並不簡單,同時亦無法把握儲存於雲端的數據安全性。要解決問題,選取合適的雲端存取安全代理 (Cloud Access Security Broker, CASB) 服務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法。 網絡安全客戶有責 大部分企業的數碼轉型第一步,都會由採用 Office365、G Suite 等一站式雲端應用服務開始。當中有企業決策者對這些雲端服務存有誤解,以為供應商必須確保客戶的數據得到保障,可免受黑客攻擊或遭遇私隱洩漏。事實上,使用者與服務供應商存有明確的分擔責任(shared responsibility)概念,使用者亦須採取足夠手段,例如嚴謹的登入帳戶措施、明確的存取檔案權限,去保護存放在雲端上的數據。 要達到網絡安全標準,卻有不少問題要解決,因為單點式解決方案(point solution)無法照顧各應用層面,例如電郵收發、檔案分享、數據存取等;設立 proxy 或 gateway,網絡延時又有可能拖垮工作進度,而編寫 API 亦需要一定的技術人員和時間,反而有違數碼轉型快捷便利的初心。…
為咗減少用家帳戶被盜取嘅風險,好多網站或應用程式例如 Facebook、Instagram 都採用咗雙重驗證(Two 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用家除咗要輸入登入帳戶名稱、密碼之外,仲需要提供額外嘅驗證碼,例如通過 SMS 將一次性驗證碼發送俾用家,又或好似匯豐等網上理財一樣,要輸入保安編碼器提供嘅登入編碼。視乎所登入帳戶嘅重要性,用家未必每次都需要用到 2FA 嚟登入,例如當網站或應用程式偵測到用家使用另一部裝置登入,又或用家要求重設密碼,先至會觸發 2FA 運作。 暴力破解2FA驗證 Facebook 旗下嘅 Instagram 本身亦設有 2FA 驗證基制,當用家要求重設密碼,Instagram 就會將…
VISA上月於中國舉辦的 VISA SECURITY SUMMIT 安全峰會上,提出為了加強信用卡客戶的安全保障,計劃讓全港合作商戶參與代碼化(Tokenization),將客戶的信用卡資料變成代碼,即使黑客攔截到這些代碼,也無法進行任何逆向破解。 VISA 在同場公布的港澳區「支付安全藍圖」內,更表明希望年交易宗數達 100 萬宗以上的商戶,可以在明年內採用資料代碼化,2021 年再擴展至所有合作商戶。到底這種代碼化技術有何獨到之處? 加密與代碼化技術 近年網上購物平台大熱,再加上形形式式的電子支付應用程式,令香港人習慣了使用電子支付服務。不過在支付較為大額的費用時,不少消費者仍傾向使用信用卡付費。VISA 上月在安全峰會上就指出,港澳區的無卡支付欺詐交易比率在去年第三季急升,為了提升信用卡用戶的安全,VISA 就希望能加快在香港推行代碼化技術。 對於電子支付的安全問題,大多數人都以為傳輸過程是以加密(Encryption)技術,將信用卡號碼、到期日等數據以金鑰加密,即使黑客中途攔截交易數據,在沒有金鑰下也難以破解。不過,由於這些數據被加密後未必可以維持原始格式,處理時有需要修改資料庫或檔案格式,而且傳輸的資料亦是原始資料,所以一旦金鑰外洩,就可逆向破解出原始資料。 非演算亂數無法破解 代碼化技術則以相同格式的亂數進行傳輸,舉例原來的信用卡號碼為 16 個位,代碼化後的亂數依然保持 16 個位格式,再加上當中不涉及任何數學演算對應關係,所以即使黑客攔截到這組代碼,亦難以估計這組代碼是原始資料抑或亂數,以信用卡為例,黑客便無法知道這 16 位數字是原來的版本抑或亂數後的版本,達到客戶去識別化的效果。現時 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 均採用代碼化技術去處理交易資料。代碼化技術的另一好處,在於它可免於受由信用卡組織制定的 PCI-DSS(Payment Card Industry Data Security Standard)金融機構安全認證審查,大大省卻投放於達成標準所需的準備費用之上。代碼化技術除了可以應用在電子支付之上,為應付全球各國日益提升的個人私隱法例,它還可提升其他個人敏感資料、病歷紀錄的安全程度。 事實上代碼化技術亦有很多種類,到底它與傳統的加密法各有什麼優勢?要引入這項技術,電商或信用卡組織伙伴有什麼需要準備?如何選擇合適的電子支付服務,才能提升公司的營業額?網絡安全應用方案供應商 Edvance X Thales,將於下月舉辦工作坊,詳細講解代碼化技術的應用及解答業內人士的問題。名額有限,如欲了解代碼化技術的詳情及應用範疇,請即點擊報名連結。 Edvance…
雖然 iOS 系統比較封閉,安全性一直較 Android 為高,但始終唔可能百分百安全,好似最近又被網絡安全專家發現,黑客可以利用一種名為 URL Scheme 嘅漏洞,透過惡意應用程式去盜取用戶登入其他應用程式,例如 WeChat 嘅個人資料,如果用戶一個唔留神,仲有可能幫黑客嘅消費找埋數添! URL Scheme 基制提升客戶體驗 為咗防止應用程式暗中讀取其他應用程式嘅執行數據,Apple 喺 iOS 作業系統上利用咗沙盒(Sandbox)功能,將每個應用程式放置喺隔離空間執行,咁就可以防止互相讀取資料嘅行為。不過,為咗方便用戶喺用緊一個應用程式時,點擊一個功能鍵或網址連結就可以打開另一應用程式,或透過 Facebook、Gmail、WeChat 帳戶作為登入其他應用程式嘅認證,Apple 就喺…
如果問未來最矚目嘅流動通訊科技係乜,十居其九都會答5G同埋物聯網(IoT),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月初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都話美國佬搞完佢哋嘅5G後,下一個戰場就係物聯網,就知呢兩樣嘢幾咁受全世界重視。 不過物聯網有個好大嘅問題,就係物聯網嘅概念係將所有本來上唔到網嘅死物,都搞到佢哋可以駁晒上網,以前就算只得電腦同埋手機可以上網,要搞網絡保安已經唔容易,而家仲所有嘢都上晒網,黑客要入侵更加易而反掌。 舉個簡單例子,之前聽行家講過,有個中小企客俾黑客入侵,check晒全公司網絡都搵唔到個漏洞,最後結果發現原來佢門鎖係連住物聯網,但係因為要識別員工資料,所以又連咗上公司個數據庫,就係咁出事……試想像一下如果公司有幾樣嘢都用緊物聯網,情況會幾失控。 歐洲一間認證機構digital.security就諗到條橋,幫出品物聯網設備嘅公司做認証,只要產品出廠前俾佢哋做25至30個測試,確保產品無論連接其他物件、互通訊息嘅協定、連接嘅伺服器,以及產品內置嘅應用程式,都唔會有保安漏洞,而成個過程會聘請獨立資訊保安專家嚟評估,通過測試就會喺產品貼上IQS(IoT Qualified as Secured)嘅標誌,為期兩年,兩年後要再拎返嚟重新測試先可以續牌,過程都好嚴格,以後要添置物聯網產品時,就記得睇下有冇IQS標誌先好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