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廣告 (138)

    上網下載軟件使用,最忌貪快貪方便,因為下載到的軟件極有可能被藏入惡意程式。網絡安全公司 Minerva Labs 最近便發現,有黑客將惡意軟件 Purple Fox 加入特製的 Telegram 即時通訊軟件安裝檔內,再於不同渠道散播,以壯大黑客控制的殭屍網絡 (botnet)。 惡意軟件 Purple Fox 以往主要經釣魚電郵散播,當收件者誤信電郵內容及打開附件,Purple Fox 便能成功入侵電腦,將受感染電腦變成殭屍網絡的成員,供黑客隨時使用,例如用於發動分散式阻斷服務 (DDoS) 攻擊,又或於電腦內安裝挖礦 (crypto-mining) 程式。去年…

    Black Friday 優惠剛剛完結,相信不少人都在這段時間盡情搜購心頭好。不過網上購物陷阱處處,該如何洞悉騙徒的詭計,避免他們承機偷取你的信用卡資料及其他重要個人資料?ZDNet 找來一眾專家教路,讓你在下一個節日掃貨前,多加留神網絡威脅。 釣魚電郵是黑客展開攻擊的常用方法,因此需注要那些聲稱是網店、銀行、信用卡公司等的電郵,而內容是誘使用戶點擊連結到其他網站,這些手法有機會是騙徒嘗試以導向假網頁,藉以獲取密碼或信用卡資料等。在如 Black Friday 的購物高峰期,電子郵箱充斥相關推廣優惠,而騙徒的郵件也有機會混入其中。Tripwire 安全研發總監 Lamar Bailey 警告,並非所有電子郵件都是正當的,因為攻擊者有機會是透過真的電子郵件作連結改變,將受害人重新導向至仿真度高的惡意網站。 Cyber​​eason 的首席安全官 Sam Curry 則指出,擁有多張有結餘信用卡的人,可能會收到假裝由信用卡公司發出的電子郵件,稱他們的帳戶已過期,除非他們每月支付最低還款額,否則戶口可能會被關閉,毫無戒心的受害者或因此洩露其信用卡資料和其他個人私隱。AT&T Cyber​​security 的安全官 Javvad…

    再有一個 hacker-for-hire 集團曝光,專家發現這個估計與俄羅斯黑客集團 Fancy Bear 有關連的集團 Void Balaur,已經暗中提供了五年服務,全球現在至少有 3,500 個電郵地址已成為受害者。而在對方提供的服務中,更會出售特定目標的機密資料,而每個目標收取的價錢由 21 美元至 124 美元不等,性價比可謂相當高。 最先發現 Void Balaur 黑客集團存在的是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 Trend Micro,調查顯示,Void…

    SEO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演算法,原本是讓搜尋引擎能準確為網民提供搜尋結果的技術,不過,黑客集團就反過來利用 SEO,將載有惡意軟件的網站提升至搜索結果前列位置。而 MenloLabs 研究員最新發現 REvil 及 SolarMarker 兩個網絡犯罪集團,正各自利用 SEO 排名散播木馬病毒,正在遙距工作的員工,必須加以提防。 所謂 SEO 排名,即是搜尋引擎在接收到網民的關鍵字搜尋時,根據相關程度而列出搜尋結果的優先次序。與 Googlead 的分別在於前者難以用廣告費獲得優先排名,黑客需要根據各種搜尋引擎的演算法條件,整理網站主題、網站內容、內外部連結、標題等因素,才能讓搜尋器自動向網民推薦該網站。 根據研究員的分析,今次兩個集團分別利用了以下技術提升含有木馬軟件的網站排名。首先黑客選擇了入侵使用…

    YouTuber 要小心,Google 安全團隊指出一批專門提供黑客服務的網絡罪犯,早前經俄羅斯地下討論區的廣告被招聘,現時專門竊取 YouTuber 攻擊,視乎不同罪犯的專長,攻擊方法亦五花百門。被盜取的帳戶最高可以 4,000 美元出售,用作向訂閱頻道的人發放虛假訊息,例如高薪招聘人員或加密貨幣推銷。就算事後可取回帳戶,相信訂閱數量都會激減。 被 Google 安全團隊 Threat Analysis Group 識別到的慣犯非常多,當中使用的惡意軟件包括 ReaLine、Vidar、Predator The Thief、Nexus stealer、Raccon、Grand Stealer、Kantal 等等,這些惡意軟件一旦成功入侵目標人物的電腦設備,便可以竊取瀏覽器…

    Netflix 熱播劇集《魷魚游戲》(Squid Game)風靡全球,騙徒亦因而有機可乘,騙取用戶資料!最近 Google Play Store 湧現數百個非官方推出的應用程式,當中更有冒充提供劇集手機 wallpaper 的惡意程式,意圖騙取用戶資料,繼而作廣告行騙。 這個惡意應用程式在 Google Play Store 被下架之前,已至少被下載 5,000 次,並由一名 Android 安全研究人員 @ReBensk 發現,隨後再由…

    勒索軟件集團又有新家族,不過這個名為 BlackByte 的勒索軟件,就被安全專家批評技術幼嫰兼錯漏百出,相信跟以往的勒索軟件集團毫無關係。究竟犯了哪些低級錯誤先會被批評得體無完膚? 網絡安全公司 Trustwave 的研究員早前在調查一宗客戶遭受勒索軟件攻擊的事件時,對名為 BlackByte 的勒索軟件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員指出,BlackByte 的攻擊模式基本上跟俄羅斯勒索軟件集團非常相似,例如他們會跟 REvil 一樣不會對採用俄系語言的電腦設備出手,而且亦會像 Ryuk 般利用網絡漏洞於企業內部擴散,因此認為 BlackByte 集團亦是來自俄羅斯。眾所周知,俄羅斯盛產勒索軟件集團,特別是這些集團都會在 XSS 等俄語暗網討論區刊登廣告,例如 REvil、DarkSide 及 LockBit…

    勒索軟件集團都會顧及形象,避免因入侵事件導致人命損失而被社會指責,所以都盡量避開醫療機構。不過業界總有害群之馬,一份最新公開的醫療機構問卷調查,就有五分一受訪者指勒索軟件攻擊的確導致死亡個案上升…… 去年九月,德國一間醫院因受到勒索軟件攻擊而陷入癱瘓,一個原本可於醫院接受治療的病人,便必須送往其他醫院接受治療,可惜最後病人在轉移過程中死亡,成為首宗勒索軟件奪命事件。報導刊出後,即惹來社會各方指責,部分勒索軟件集團聞到火藥味,擔心執法機關會因此而重點打擊,因此均宣布將醫療機構劃出攻擊名單,就算在刊登合作人招聘廣告時,也列明不會攻擊醫療機構,企圖明哲保身。 不過,利字當頭,始終有勒索軟件集團會不顧風險。為了解醫療業界實況,The Ponemon Institute think tank 及網絡安全公司 Ceninet 便在早前進行問卷調查,訪問了 597 個於醫療業工作的 IT 及網絡安全專家,查看情況有多嚴重。部分重點歸納如下: 約 36% 受訪者表示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的併發症機率增加十分之七受訪者表示測試結果及檢查程序因延後而令結果受影響約七成表示病人因勒索軟件攻擊而延長住院時間五分一表示醫院受襲後,病人的死亡個案有所提升 既然勒索軟件或其他網絡攻擊的後果可導致人命損亡,安全專家認為醫療機構應重新審視安全工作,雖然了解資源有限,但也應撥出更多資源去強化防禦力。而一些基本的安全工作如保持軟硬件在最新版本、攔截釣魚電郵攻擊,以及為員工提供安全培訓,更應不可疏忽,因為除了人命之外,醫療機構亦保存大量病人的個人私隱,一旦外洩,有可能導致病人二次受傷。 資料來源:https://zd.net/3FhivsI

    Microsoft 表示,經常被用作散播勒索軟件、名為 Zloader 的惡意軟件,現時在 Google Ads 中傳播。這種散播勒索軟件的惡意軟件,使用以加密簽名偽造的 Java 應用程式來避過檢測,將網絡釣魚活動以新型隱密的攻擊方法傳開。該惡意軟件是網絡犯罪界的重要部分,並在最近突然引起 Microsoft 和美國網路安全與基礎安全署(CISA)的注意。 CISA 早前警告,ZLoader 被用作散播 Conti 勒索軟件服務,而 Conti 主要用於向勒索軟件散播者支付工資,而不是作出新感染。ZLoader 是一種銀行木馬,會被用作在網絡中竊取 cookie、密碼和其他敏感資料。但據安全公司…

    網絡情報組織 Cyber​​int 與英國 Financial Times 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不斷擴充的黑客網絡,在 Telegram 上共享數據洩漏資料,有的頻道更擁有數萬訂閱者。研究更指,隨著這類消息應用程式成為暗網的替代品,Telegram 已成為網絡犯罪分子尋求購買、出售和共享被盜數據和黑客工具的中心。 Cyber​​int 的網絡威脅分析師 Tal Samra 表示,最近留意到網絡犯罪分子對 Telegram 的使用率大幅增加了 100% 以上,而對進行欺詐活動和出售被盜數據的威脅行為者中,Telegram 的加密訊息功能使其更受歡迎,因為它比暗網更方便使用。 今年初,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