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機電工程署後,又一政府部門出現網絡安全漏洞!公司註冊處上月披露「電子服務網站」電子查冊系統出現個人資料外洩風險,處方日前(3 日)表示系統已完成維修,證實有 11 萬人的個人資料外洩,私隱專員公署已即時展開調查,資科辦亦要求各政府部門檢視保安措施。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系統出現 3 漏洞致資料外洩 公司註冊處在上月 19 日公布,例行檢查時發現其電子服務網站內的電子查冊系統出現個人資料外洩風險,需要進行緊急維修,並暫停電子查冊服務。事隔兩星期,處方表示電子服務網站已完成緊急維修,堵塞了資料進一步外洩的風險,並已完成調查工作。 調查結果顯示,承辦商在設計系統時,除了提供查冊相關資料,還將額外個人資料傳輸到客戶端電腦。雖然這些額外資料並不會顯示在查冊結果頁面上,但如果查冊者在查冊結果頁面上,利用開發者工具(Web developer tool)或編寫程式(robotic search)查閱資料,便會取得額外的個人資料。公司註冊處在調查中亦發現,以電子方式提交持牌放債人委任第三方的通知書時,也曾出現同樣情況。 公司註冊處向受影響人士致歉 處方表示,是次事件約 11 萬人受影響,外洩資料包括姓名、完整護照號碼、完整身分證號碼、通常住址、電話號碼及電郵。處方稱已分批通知相關資料當事人,向他們解釋有關情況和致歉,又指出正徵詢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意見,全面檢視事件及進一步加強保障個人資料的措施,以防止同類事件發生。 對於政府部門接二連三出現資訊保安事故,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在社交平台表示高度關注,資科辦已再次向所有決策局及部門首長發出清晰指示,要求部門全面檢視現有資訊保安措施,同時提醒其轄下所有系統和用戶必須嚴格遵守政府資訊保安規例、政策及指引處理敏感及個人資料,不可儲存於公有雲平台上,並要求部門在一星期內向資科辦回覆。…
Search Results: 工程 (205)
機電署周四(2 日)公布,於疫情時「圍封強檢」所收集的 14 幢大廈、約 1.7 萬名公屋居民的姓名、聯絡電話、身分證號碼及住址等資料,近日毋須密碼即可在網上伺服器平台瀏覽。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今日(3 日)形容事態嚴重,事件涉及人數較多,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已按正常程序啟動調查,暫未接獲市民投訴。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機電工程署在 2022 年疫情期間曾負責「圍封強檢」行動,鍾麗玲指,早前收到一個相關投訴,指有關資料可在該伺服器平台瀏覽,私隱公署遂通知機電署。 機電署於周二(30 日)收到通知後即時查證,發現密碼登入系統失效,有關資料可在毋需輸入密碼的情況下瀏覽,涉及機電署於 2022 年 3 月至 7 月間,為應對疫情而執行「圍封強檢」行動時所收集的資料,隨即要求網上伺服器平台供應商移除有關資料。就上述事件,機電署已向私隱公署作出「資料外洩事故通報」、向警方報案,並通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及保安局。 鍾麗玲指,漏洞存在時間是調查方向之一,建議相關部門全面審視其他資料有否出現類似情況,又建議機電署盡快通知受影響人士。…
Microsoft 上月承認遭俄羅斯國家級黑客集團 Midnight Blizzard(APT 29)入侵,而且表示對方很可能仍然匿藏於內部電郵系統盜竊情報。不知道是否由於美國大量政府或重要機構均採用 Microsoft 服務,美國網絡安全機構 CISA 上星期發出緊急行政指令,要求所有聯邦機構立即檢查有否相關入侵痕跡,以免被刺探更多國家機密。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在這次 CISA 發布的緊急行政指令中,要求聯邦機構必須立即分析在 Microsoft 外洩電郵事故中涉及的內容,評估外洩資料的風險,並且應該立即重設外洩的帳戶登入憑證,阻止俄羅斯黑客繼續潛入內部盜取機密,警告由於 Midnight Blizzard 曾成功入侵 Microsoft 企業電郵帳戶,包括該公司與客戶經電郵共享的身分驗證資訊,而且正試圖獲取更多訪問權限,因此可以肯定將帶來嚴重且不可接受的國家安全風險,因而必須快速完成內部檢查。…
去年被美國政府拘捕的前 Amazon 安全工程師 Shakeeb Ahmed,曾於成功透過操控智能合約的漏洞,從兩個加密貨幣交易所盜取 1,200 萬美元。上星期正式被判處三年監禁,同時沒收所有詐騙得來的金錢,成為首宗因濫用智能合約被定罪的個案。 隨著區塊鏈科技興起,去中心化金融(DeFi)成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擺脫傳統金融機構對貨幣、金融產品的監管,而且交易的透明度高,交易速度亦較傳統銀行快,所以發展潛力極大。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由於相關的交易不受監管,借貸亦不需要有資產抵押或當事人背景審查,所以容易發生騙案,而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便是用於減低詐騙風險的手段之一,以貸款為例,一旦借款人無法履行合約內容,例如支付利息或還款,智能合約可自動取消之前的交易,某程度上可保障貸款人的安全。 不過,由於智能合約都是新興技術,所以並非所有人都能完全熟悉其操作,並察覺到是否有漏洞存在,因而讓黑客有機可乘。過往便有不少針對智能合約發動的攻擊,當中閃電貸(flash loan)攻擊就是熱門手段,Shakeeb 犯下的其中一宗個案,便透過濫用 Nirvana Finance 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智能合約漏洞賺錢。 該智能合約的設計原理是,當平台發現 ANA 的購買量增加時,價格便會提升,但…
勒索軟件攻擊無日無之,隨時令數據中斷影響營運,IT 團隊亦要耗費不少時間恢復資料。InfoCore Inc.(杭州信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InfoCore)作為中國數據保護領域的龍頭,提供以分鐘級的雲容災(Disaster Recovery on Public / Private Cloud)服務,其產品銷售量及技術創新更在中國市場名列前茅。InfoCore 近日宣布進軍香港,與 ACW Distribution (HK) Ltd(下稱 ACW)簽約,任命 ACW 成為香港和澳門的獨家代理,雙劍合璧,助客戶有效地保護數據,大幅減少停機時間及容災成本。 InfoCore 的聯合創始人任永堅博士,早在…
在香港這個建造業發達的城市,卻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生致命的地盤意外事件。根據勞工處的統計數據,本港在 2023 年有 23 人在工業意外中喪生,其中 19 人是建造業工人。如何加強工地安全並保障工人的生命,可謂刻不容緩。當局已經加強罰則,着力提高建築業界的工地安全意識。而業界亦已積極推行智慧工地,即「4S 管理」(Smart Site Safety System),希望以科技幫助解決這個長期問題。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然而要實現智慧工地,是一項相當困難的任務。因為工地的結構往往十分複雜,涉及高架、地下挖掘、地下水道和密閉空間等不同工程及場景,而不平坦的地表更散佈着各種建築材料,要安裝人工智能科技並貼合不同工程的需求進行系統設置,絕不簡單。筆者近年經常就處理有關建築安全的項目,透過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及大數據分析以改進工地的安全性及效率。當中,有很多先進的硬件可以採用,包括智能手錶、頭盔、標籤、鎖、空氣質量檢測儀、警報器等,但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把這些智能硬件串連,並透過中央管理平台控制,以有效地做到數碼化追蹤、數碼化工作許可、危險區域進出管制、智能監控設備等各項功能。 分享近期一個地下水道工程項目的一點心得。地下水道的建設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而當中有不少密閉的施工空間,諸如水泵房和地下室等。當工人深入地底或在密閉空間工作時,有機會面臨缺氧或吸入有毒氣體的危險。另一方面,一旦在地下水道發生意外,其環境的複雜性也大大增加救援的難度,救援人員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找到受困工人的位置。 要在地下水道和密閉空間等項目實現「4S 管理」,必須考慮到其空間環璄的特殊情況,而科技設備的便攜性更是十分重要。在維護電源上,要用上智能標籤(Smart Tag)方案,一年無需充電也可無縫運作,可配合即插即用(Plug-n-Play)設定模式的裝置,以及可移動電源的空氣傳感器和藍牙感應器等裝置。 而當工人配戴智能手錶或智能頭盔時,所有硬件設備與智能中央管理系統相結合,可監察施工區域工人人數,以及工人們的身體狀況等。當工人需要進入危險區域施工時,只需在應用程式提交申請,系統將即時處理;如果申請獲准,應用程式的二維碼將會更新。 工人在施工期間穿戴相關的配備裝置,智能設備將持續監測工人的健康指數,一旦發現問題(如工人的心率不正、缺氧、處於昏迷狀態,或檢測到空氣質素出現異樣),不用工人發出求救,系統已可即時透過簡訊或手機 App…
網絡安全機構 Group-IB 發表調查報告,揭露一個以騙取泰國及越南市民人臉數據及身分證明文件的中國黑客組織 GoldFactory 的詐騙手法。黑客會誘騙目標人安裝 iOS 或 Android 木馬程式,從而暗中盜取這些資料,再利用 deepfake 技術去進行金融詐騙。研究員指現時攻擊仍然持續,香港用家亦要小心防範。 Deepfake 深度造假技術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早前香港就有一間跨國公司的員工受騙,導致公司損失過億港元。而這次被 Group-IB 研究員發現的黑客組織 GoldFactory,過往亦有開發一系列的惡意軟件,如 GoldDigger、GoldKefu 等,但在最新的惡意軟件 GoldPickaxe 中,還加入了盜取目標人物的生物辨識數據的功能。…
由編寫研究報告到譜出詼諧詩篇,AI 人工智能贏得了科技愛好者、企業主管與消費者的心。但該技術亦引起了黑客與保安專家的關注。Forrester 研究指出,近 80% 的網絡安全決策人員預期,AI會增加網絡入侵的攻擊規模和速度。 AI — 網絡安全的雙刃劍 對企業和入侵者而言,AI 在改變行業遊戲規則。在企業嘗試使用 AI 來推動數碼業務時,入侵者亦利用AI來強化網絡攻擊。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 工具現時成本很低又易取得,令攻擊者能夠快速發動「社交工程攻擊」,例如偽冒企業在社交媒體上進行詐騙銷售活動破壞企業聲譽、又或利用超現實網絡釣魚方式偽造企業通訊。AI 可令攻擊自動化,加速處理被盜的數據,亦能更快發動攻擊。對入侵者而言這是一個加快網絡攻擊的理想工具。如果企業只利用現有技術及工具,偵測和阻檔攻擊將更困難。 企業是時候利用 AI 來革新網絡安全,加強防禦策略。為協助企業充分採用人工智能技術,中信國際電訊 CPC 最近推出了…
經歷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大爆發的 2023 年後,踏入新一年,Sangfor 預計人工智能(AI)在 2024 年勢頭繼續強勁,仍然是改變網絡安全趨勢的重要技術,但同時亦有很多似曾相識的挑戰繼續上榜。小編立即為你送上 Sangfor 2024 年 7 大預測! 一、勒索軟件繼續火熱 每次談及網絡安全,總不能少了勒索軟件,今年亦一樣。根據 Corvus Insurance 的數據,勒索軟件攻擊數量在 2023 年創下紀錄!以 2023…
近年人工智能(AI)技術發展蓬勃,各種應用服務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過,人工智能可說是一把兩刃劍,如落在黑客手上,便會帶來非常強大的破壞力。有見及此,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作為企業的 TechOps 信息安全賦能者,早前便舉辦了一場 CyberSecurity ReDEFINED 研討會,以人工智能重新定義信息安全為主題,邀請嘉賓分享人工智能攻防心得,讓業界及早為部署及提升整體防禦做好準備。 人工智能開拓企業商機 專才短缺引發安全風險 今次研討會的主題是重新定義信息安全,而當中人工智能技術更是不可或缺。經濟學人智庫總監 Edward Chui 指出,在過去的這一年,大家都親身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由以往相對簡單的應用如 Siri 智能助手、Netflix 的影片推薦功能,到過去一年的 ChatGPT 及各種生成式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