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早前發出警告,指出美國醫療科技公司 Medtronic 推出嘅胰島素自動注射器 MiniMed 嘅舊型號有安全漏洞,可以俾黑客無線修改注射劑量,隨時搞出人命。漏洞被揭兩年,但專家發現對方竟然無主動回收,專家於是實實在在寫隻殺人 app 出嚟,警告對方唔係講玩㗎! 殺人 app 暴力破解連接 糖尿病患者有唔同類型,有啲糖尿病人無法分泌足夠胰島素(Insulin),亦有糖尿病人係因為出現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對血液中嘅糖份敏感度下降,最終導致血糖累積。如果病情嚴重,病人就需要口服或注射胰島素藥物,醫生會調校藥劑,維持體內嘅胰島素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有性命危險。 QED Security Solutions 研究員 Billy Rios 同埋 Jonathan…
Search Results: 專家 (906)
上回分析過 HKUSPACE 為期三年半、用 30 萬學費 (18萬加上12萬)就可成為網絡安全碩士的課程。有讀者就問,香港有無學校為中學生提供「升呢」成為網絡保安學士的課程?以前的確沒有,但今年就有喇。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Hong K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KIT)成立初期叫 College of Info-Tech,於 1997 年創辨,後來於 2003 年 10…
上回講到修讀 VTC 資訊及網絡安全高級文憑(Diploma)課程,是成為資安新人王的捷徑。但對於一些已從事其他行業有一段日子,但又有興趣「中途轉機」、加入資安行業的在職人士,又有哪一個課程是入行踏腳石?答案可在 HKUSPACE 課程找到。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chool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HKUSPACE)已經辦學60年,其前身是香港大學學外課程,而現在已獨立為一家非牟利擔保有限公司的教育機構。截至2016年,已有282萬人次報讀學院課程,其中有關資訊科技和資訊保安的課程,在這十多年間大受歡迎,每年課程的學額都是供不應求,課程種類繁多,包括資訊保安的深造文憑、理學士、碩士課程,任君選擇。中學畢業人士可申請就讀資訊科技深造文憑課程(Postgraduate Diploma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這兼讀課程的部分學費可以申請CEF(持續進修基金),成功達標者可得到基金資助 80% 學費津貼,而從 2019…
早前, (2019.04.04)終審法院在協和小學試題外洩案中裁定律政司敗訴,法庭判了一句:「任何人使用自己的電腦,不涉及取用另一人的電腦,便不干犯『不誠實取用電腦罪』。」這判詞令 Neo 頗生感慨,先此聲明:本人不是藍、黃、紅,亦沒有任何意圖不尊重香港法律界、法官的意思,Neo 亦只是個黃毛小子,未有經過任何法律訓練,以下只是一堆廢話:請不要拉我。 我的感慨在於:甚麽是「自己的」電腦?你付了錢,買了一部有 CPU 有一些 Buttons 的東西回來,就是「自己的」電腦嗎?這個所謂的「自己性」(i.e. ownership) 實在是站在 Asset Ownership 的立場而言,即是說,你大可把這個東西用鐵鎚打爛,因為這是你閣下的財產。私有財產的權利,令你可以對此物有獨佔性的權利,別人不經同意使用、損毁,就是侵權行為,受法律約束。顯而易見,這是站在「客觀財物」的角度看「電腦」。 然而,一部電腦(姑且當它是一個 countable noun)的獨佔性可否成立?在硬體而言,OK。你碰我粒掣、插我個 Port,用它來墊煲,就是侵犯了我的「硬體權」。然而,電腦的「存在感」不在於硬體,更在於軟體,尤其是他的 Operating…
從事資訊安全工作多年,曾在不同場合的講座中,被不少中學生和老師問我如何入行?要成為資安顧問,有何學歷要求? 資安顧問是否「黑客」? 應該考取哪些資安課程證書會較實際?甚至打爛沙盆問到篤,追問資安顧問的收入及發展前途。當然除了學生之外,還有其他行業人士有興趣「中途轉機」,可見普羅大眾對資安行業的資訊還是比較陌生,更遑論要成為資安 新人王 。 著重實戰經驗 其實資訊安全行業絕不神秘,跟其他行業一樣,也有很多相關證書可以考取,晉升階梯亦算清晰。接下來筆者將會撰寫一系列資安入行秘笈,分享在業內快人一步上位的正確途徑。 毋容置疑,擁有資安證書會較容易入行,但如果你有使用和安裝網絡安全產品 (如防火墻)的經驗,又或有 PKI 密碼學和電子證書使用和配置的經驗,甚至乎你已考取了相關的國際資安證書,很多公司都會願意聘請成為資安顧問。不過,最穩打穩紮的途徑,還是修讀香港各大教育機構開辦的課程。 VTC 資安 新人王 速成班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VTC)開辦的資訊及網絡安全兩年制高級文憑 (Diploma)全日制課程,可算是本地課程的表表者。課程旨在訓練學生學習及應用資安知識,去分析、設計及實現安全的網絡及電腦系統。課程的內容緊貼市場,還著重通識教育、語文訓練、全人發展,亦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有助加强學生的解難能力和熟習職場運作,往往一畢業就能快速受聘並跟職場環境磨合,屬於實戰型課程。本港不少公營機構及私營企業,包括跨國公司等,都樂意提供實習機會給這課程的學生。 入學門檻並不算高,只要於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 DSE)其中五科成績考獲第二級或以上(包括英國語文及中國語文);或擁有 VTC 基礎(級別三)/基礎課程文憑、中專教育文憑/職專文憑、毅進文憑或同等學歷,即可申請。不過,這課程屬 VTC 的熱門學科,每年招收約 90 個學生,但入學申請卻多達數百,競爭頗為激烈。…
眾多網絡攻擊點之中,端點是最令 IT 人員頭痛的,因為實在太多,而且越來越多,如何管理呢?所以要有 UEM(Unified endpoint management)。我地請教 IBM 香港資訊安全業務經理 Ricky Ho,為大家講講 UEM 嘅精髓。 了解隱藏成本是第一步 端點管理需要面對很多難題,Ricky Ho 指出,這些難題導致管理成本高昂,而且延伸更多隱藏成本。「首先是太多工具,有些機構甚至用上 20 個端點管理工具。然後是能見度問題,試問有幾多個 IT 能清楚知道公司總共有幾多個端點裝置?更枉論用緊哪個…
以為資料庫保安好嚴密?其實盲點處處!去年資安事故中不乏大公司資料外洩,除證明黑客攻擊越趨嚴重,更證明「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再大嘅團隊都有盲點。其實,不少資安事故屬於可避免的,本文內容節錄自與 IBM 香港資訊安全業務經理 Ricky Ho 嘅訪問,教你認清 5 大資料庫保安盲點,Ricky 更就 5 大盲點提供相關建議,協助大家防患於未然,學嘢喇。 5 大資料庫保安盲點。 盲點一:安全方案訊息七國咁亂 不少企業 IT 都面對一個典型狀況:IT 環境及訊息不斷變動及擴展,今日出個 App,聽日又話搞 IoT,後日就來…
倒賣之王,長老拜服 在近年互聯網的世界市場,以一個概念、想法、產品,用科技去顛覆舊行業,什麼共享經濟,足以令一間小小公司成為獨角獸,屢見不鮮。我對本故事主人翁,可以將同一個概念類似的產品可以賣完一次又一次,不得寫個服字。他是 DNS 倒賣之王 David Ulevitch。 大學的一年級的 DNS 小型項目終被收購 2001年,David作為華盛頓大學的一年級學生,創建了 EveryDNS。EveryDNS 是一個典型的大學科研小型項目,這項目以滿足 David 對於 Web 的 DNS 管理軟件的需求。雄心勃勃的 David 當時想成為域名系統提供商,讓用戶可免費將域名映射到網站,系統的所有運作經費完全靠捐贈資助。EveryDNS…
最近看到網絡媒體報道有一個知名國產電子產品製造商,所開發的一個應用程式,會過度收集手機使用者個人資料, 據報自 2016 年 12 月發佈以來,已在谷歌商店上被下載逾 1,000 萬次。 其實電話程式出現係幫助電話使用者獲得更理想嘅使用體驗,而收集一些輔助性資料以作出更貼身的資訊服務配套,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但魔鬼的細節就此出現了,因為使用該有關程式而收集到的個人資訊,是否單純作為其所聲稱的唯一用途,卻是無從確實。因為由資料被收集的那一刻(可能你也沒有察覺,有關程式何時開始收集及哪些資料正在被收集),到資料被作相關用途之後,資料被存放到哪裡?會存放多久?哪些人可以取存?多久之後會被刪除?期間有關資料是否有合理的保護(如加密)?相關資料是否以安全的方式被傳送?這一切一切都是我們需要知道及有權利知道的重點,否則盲目允許這些程式收集個人資訊,就等於將這些資料無條件雙手奉上予不知名的人士或機構。 套用香港借貸廣告中的標語 — 咪比料中介。手機程式可能只係中介,將你嘅資料轉發畀第三方,從而獲得金錢或其他利益。
今年元旦日發生第一宗懷疑電腦網絡被攻擊的事件。1 月 1 號,銅鑼灣宜家傢俬電視遭受到惡意干擾,事件中,有關分店門口電視突然播出男性下體裸露片段。據報,當時有顧客向職員投訴,但職員不以為意,其後先發覺事態嚴重,立即用紙將螢幕包住(其實點解唔熄咗個電視?)。 店方仍在研究事件,個人認為有關電視內容如屬第三方供應,則有關源頭可能被人刻意攔截,並加插相關裸露片段。如屬店方自行提供,則有關店舖的網絡(或無線網絡)可能受到入侵,並更改了播放嘅內容,由於一般有關店舖電視播放的內容都是固定不斷循環,所以職員通常都不加理會。若果有關電視內容不是由網路提供,例如直接連接 DVD 輸入,則可能有關智能電視的遙控功能並未好好保護,讓有心人能夠用相同遙控改變電視連接網絡設定或利用如「同步播放」等功能從手機直接將影訊播放到電視。 可見現在針對各類型資訊播放或顯示的安排,若果未能從安全角度好好考慮,都有一定的挑戰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