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安全漏洞 (178)

    早前 Microsoft 宣布為 Windows 11 推出新 AI 功能「Recall」,讓用家可以用母語搜尋在電腦上進行過的一切活動,不過新功能接連被揭存在網絡安全漏洞,迫於公眾壓力,Microsoft 唯有停止將 Recall 作為預設開啟功能,改為要用家手動設定才可使用。過度自信,未必是好事。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要使用 Windows 11 新推出的 Recall 功能,用家需要一部 Copilot +…

    影像分享平台 TikTok 被發現存在嚴重的零日漏洞,黑客只須向目標帳戶發出一個惡意私訊,對方只要閱讀訊息都會中招。漏洞更導致多間機構被黑客入侵,當中包括 Sony、CNN 等,由於現階段未有解救方法,高風險帳戶只能停用或刪除帳戶,等待官方修復問題……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是次連環入侵帳戶事件發生於上星期,最先被黑客入侵的 TikTok 帳戶屬於 CNN 新聞網站,起初外界還懷疑是因為 CNN 有太多職員擁有管理帳戶權限,因而估計是其中一個職員的帳戶被入侵,從而引發這次事件,但經調查後才發現入侵並非來自內部帳戶,而是黑客通過 TikTok 一個零日漏洞而成功取得帳戶控制權。 有網絡安全專家表示,這次漏洞的嚴重性非常高,因為黑客只須向目標帳戶發送一個含有惡意功能的私訊,過程中完全毋須對方點擊訊息內的惡意連結或安裝惡意檔案,便能取得帳戶控制權,令用家難以阻止黑客入侵。 TikTok 方面已承認這個漏洞的存在,表示已採取適當措施阻止事件再次發生,並會協助受影響用家取回帳戶控制權,但至於採用的方法就未有詳情透露。另一方面,官方表示根據初步分析,攻擊者只入侵了少量知名帳戶,但詳細數字亦有待調查。 雖然香港不在 TikTok…

    自動化滲透測試借助各種工具和軟件來模擬對公司系統進行網路攻擊,並評估網絡的安全性。這些工具能自動執行諸如漏洞掃描、漏洞特徵識別、源碼審計等多種功能,從而迅速識別系統中的安全隱患。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然而,自動化滲透測試也存在某些局限性。首先,自動化工具的精確度可能遜於手動測試,特別是在應對複雜的安全漏洞。其次,自動化測試可能缺乏手動測試的靈活性,難以根據特定場景或需求進行定制化測試。此外,自動化工具可能會產生大量誤報,需要安全人員進一步分析和驗證。 儘管自動化滲透測試在快速評估系統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在面對複雜的企業環境和深度安全測試需求時,仍需依賴手動滲透測試對目標網絡進行深入分析,揭示複雜的業務邏輯漏洞、邏輯缺陷或其他安全性漏洞。當然,手動測試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資源和專業知識,會使其成本比自動化分析高。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將自動化滲透測試和手動滲透測試相結合,相互補充,以提供更全面、準確的安全評估結果。 因此,學習手動滲透測試技術至關重要。它能深入剖析複雜系統漏洞,並根據特定商業邏輯進行獨立分析,更全面地瞭解系統安全架構,識別並修復潛在風險,為企業築牢安全防線。同時,這也是提升個人技能水準和職場競爭力的關鍵途徑。掌握網絡安全技能,將有助於在資訊安全領域取得更好的職業發展。 持續進修是資訊安全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欲想學習更多有關尋找網站伺服器漏洞的發掘技術,歡迎報讀由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舉辦的網頁程式滲透測試證書課程,由業界專家教授學員實戰技術,詳細講解不同的攻擊工具與識別網站的漏洞,助學員成為市場炙手可熱的道德白帽黑客(Ethical Hacking)人才。 作者:Kinsey NG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網絡安全中心講師、研究範圍包括黑客攻擊技術、黑色產業。並透過模擬各種企業攻擊場景,提供校內與企業網絡安全培訓。 唔想成為下一個騙案受害人? 網絡安全公司 Green Radar 聯同 wepro180 最新推出《網安 2 分鐘》,一系列影片助你自學網絡安全招數,遠離詐騙,安全意識輕鬆 Level Up!立即去片:https://www.wepro180.com/cybersafety/

    Google 最新發表一份報告,內容是回應近期美國政府因 Microsoft 執行網絡安全措施不足,導致 25 間政府機構電郵數據被盜事件,Google 更以「單一文化」(Monoculture)一詞批評政府,即只盲目採用 Microsoft 提供的網絡安全方案,而漠視其他網安同業有可能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以致令公共部門及市民陷入網安及資安風險。對「主角」Microsoft 來說,認真無面。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Microsoft 遭入侵事件仍未解決 Microsoft 去年遭受俄羅斯國家級黑客集團 Midnight Blizzard(又稱 APT 29)入侵事件,至今依然未能完全解決,早前美國網絡安全機構 CISA 已發出緊急行政指令,要求所有聯邦機構立即檢查有否相關入侵痕跡,網絡安全審查委員會(CSRB)亦強烈譴責…

    繼機電工程署後,又一政府部門出現網絡安全漏洞!公司註冊處上月披露「電子服務網站」電子查冊系統出現個人資料外洩風險,處方日前(3 日)表示系統已完成維修,證實有 11 萬人的個人資料外洩,私隱專員公署已即時展開調查,資科辦亦要求各政府部門檢視保安措施。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系統出現 3 漏洞致資料外洩 公司註冊處在上月 19 日公布,例行檢查時發現其電子服務網站內的電子查冊系統出現個人資料外洩風險,需要進行緊急維修,並暫停電子查冊服務。事隔兩星期,處方表示電子服務網站已完成緊急維修,堵塞了資料進一步外洩的風險,並已完成調查工作。 調查結果顯示,承辦商在設計系統時,除了提供查冊相關資料,還將額外個人資料傳輸到客戶端電腦。雖然這些額外資料並不會顯示在查冊結果頁面上,但如果查冊者在查冊結果頁面上,利用開發者工具(Web developer tool)或編寫程式(robotic search)查閱資料,便會取得額外的個人資料。公司註冊處在調查中亦發現,以電子方式提交持牌放債人委任第三方的通知書時,也曾出現同樣情況。 公司註冊處向受影響人士致歉 處方表示,是次事件約 11 萬人受影響,外洩資料包括姓名、完整護照號碼、完整身分證號碼、通常住址、電話號碼及電郵。處方稱已分批通知相關資料當事人,向他們解釋有關情況和致歉,又指出正徵詢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意見,全面檢視事件及進一步加強保障個人資料的措施,以防止同類事件發生。 對於政府部門接二連三出現資訊保安事故,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在社交平台表示高度關注,資科辦已再次向所有決策局及部門首長發出清晰指示,要求部門全面檢視現有資訊保安措施,同時提醒其轄下所有系統和用戶必須嚴格遵守政府資訊保安規例、政策及指引處理敏感及個人資料,不可儲存於公有雲平台上,並要求部門在一星期內向資科辦回覆。…

    有網絡安全公司在 4 月初發表有關 D-Link 產品的安全報告,內裡指出對方一些已停產的 NAS 裝置存在嚴重安全漏洞,不過由於產品已下架多時,因此廠方亦未有提供安全更新的打算。報道刊登兩日,安全機構便發現有黑客積極利用漏洞入侵,將大量 D-Link NAS 變成殭屍大軍,受影響的裝置多達 9.2 萬,建議用家即時將裝置斷網,並考慮升級新裝置先好使用。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發現這個安全漏洞的是 Netsecfish 安全研究人員,據知漏洞發生在兩方面,一是韌體存在一個 hardcoded 的帳戶登入名稱 messagebus,使用這個帳戶登入毋須輸入任何密碼,其次是系統參數容許遙距注入編碼,只要同時利用,便可在 D-Link…

    黑客利用技術手段在不同的攻擊事件中賺取豐厚回報。然而,若擁有技術而又想要合法且正當地獲取收入,其實可以通過正規途經,例如參加漏洞獎勵計畫(Bug Bounty Programs)。利用自己的專長幫助企業強化其網絡安全防護,不僅為網絡安全做出貢獻,還能夠獲得不錯的回報。 漏洞獎勵計畫,是由漏洞回報平台邀請廠商提交自己的產品作測試,並邀請安全研究人員找出並報告參與計劃公司的軟件、網站或應用程式中的安全漏洞。安全研究人員可以選擇如 HackerOne、Bugcrowd 或香港本土的初創公司 Cyberbay 等漏洞回報平台與廠商提交漏洞並進行溝通。一般而言,參與者將獲得金錢獎勵、公開表揚或廠商提供的紀念品。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在 HackerOne 的新聞稿中,提到六名安全研究人員憑藉發現並報告安全漏洞,成功在平台上賺取超過百萬美元的獎金。而像 Google、Mircosoft 和 Apple 的科技巨頭,對嚴重漏洞的單個賞金獎勵高達 150 萬美元,其中 Google 就透過其漏洞獎勵計畫(VRP),向全球安全研究人員支付了近…

    領導中國網絡安全行業技術創新的供應商山石網科(Hillstone Networks),銳意深耕港澳,繼獲各界高度評價的下一代防火牆外,最新引進 4 大產品到港澳,並以港澳精英打造全新本地化團隊,與總代理、戰略合作夥伴攜手努力,以中國力量守護港澳數字安全。 信創對港澳地區至為重要 山石網科上周於 W Hotel 舉行《山石港澳客戶及合作夥伴峰會》,以「山石有信.共創未來」為主題,獲逾 200 名政府、科技行業及合作夥伴踴躍參加。峰會由山石網科董事長暨 CEO 羅東平的演講揭開序幕,暢談早於 2007 年創立的山石網科,技術穩定紮實,一直堅守「技術信仰者」的初心,至今業務已遍布 60 個國家及地區,擁有逾 28,000 個客戶,包羅政府、金融、教育、醫療、互聯網等各大行業。作為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庫漏洞信息共享合作單位,山石網科多個產品更入選 Gartner®、Forrester…

    在現代的商業環境變得更為流動之際,遙距工作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趨勢,而是一項必需品,但隨之而來的網絡安全風險亦開始成為問題。在過去的 2023 年,香港便經歷了多次網絡安全事件,大至針對數碼港和渣打銀行等大型組織的攻擊,以至 Yuu 這些手機應用程式的數據洩漏,可見網絡安全威脅不容忽視。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根據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的數據,雖然 2023 年整體的保安事故與 2022 年相比有輕微下降,但這些事故的嚴重性依然令人擔憂,尤其是網絡釣魚等攻擊變得更為頻繁和顯著。我們的工作模式在這後疫情時代有着重大的轉變,現在遙距和混合工作模式變得更為普遍,這意味着我們需要在網絡安全方面與時並進,保持高度警覺。但在這個新的工作時代,企業又應該如何平衡安全和靈活性呢? 事實上,一間公司的 IT 結構越複雜和分散,就越容易成為網絡罪犯攻擊的目標。而隨著數碼資料存儲和雲端計算於近年加速普及,攻擊事件有所增加;加上於疫情期間,為了確保員工的福祉,很多公司在採用遙距工作選項時往往將速度置於安全之上。儘管現在社會已經復常,但我們的工作環境已經和以前改變甚多,那麼企業應如何維持網絡安全呢? 如何在分散的工作環境管理風險? 根據網絡安全組織 ISC2 進行的一項研究,有近七成(69%)的香港網絡安全專業人士認為當前的環境是過去五年來最具挑戰性的;不約而同,HKCERT 的報告亦顯示多於七成(73%)的本地企業在過去一年,曾遭受最少一類網絡安全攻擊。這些數據意味著企業和組織在未來必須採取更為積極的措施,並應集中加強網絡安全協議,和實行可以保護敏感信息的策略。 提供快速並安全的遙距工作設置、定期進行安全培訓、和採用穩健的加密策略,這些都是減少網絡安全風險的關鍵。同時,Thales…

    五眼聯盟的網絡安全機構近日聯合發表針對俄羅斯間諜組織 APT29 的研究報告,報告內指出 APT29 黑客的入侵手段已有明顯改變,由過往會利用軟硬件的安全漏洞滲透內部網絡,轉移至專門攻擊目標機構的雲端服務。雖然一般企業未必會成為間諜組織的攻擊目標,但這種攻擊手法其實已漸成趨勢,管理層必須加倍防範。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APT29 過去「戰績彪炳」 被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新西蘭組成的五眼聯盟盯上的俄羅斯間諜組織 APT29,又稱為 Cozy Bear、Midnight Blizzard 等,這個組織的往積相當彪炳,例如曾利用 Solarwinds 軟件的安全漏洞入侵美國多間大型企業及政府部門,又曾借助盜取的 Microsoft 365 帳戶,刺探北約國家的對外政策。另外還有上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