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ET網絡安全專家發現,一款名為 BlackLotus 的惡意 UEFI 啟動套件正被濫用,由於這套件會直接嵌入到 UEFI 系統韌體,因而具有最高權限可完全控制作業系統的啟動過程,並停用系統核心級別的安全防禦機制,即使用家已將 Windows 11 完全更新也無法阻止攻擊,成為首款被公開可繞過 Secure Boot 的惡意入侵工具。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UEFI(Unified ExtensibleFirmware Interface)是一種為了取代傳統 BIOS 而設的系統,它可於作業系統啟動前,將電腦硬體初始化及進行診斷,提升開機速度。由於會早於作業系統啟動,因此黑客如成功利用該漏洞,便不會受作業系統權限所限制,同時亦無法被防毒軟件偵測。…
Search Results: 安全專家 (292)
網絡安全公司 Sysdig 為客戶調查一宗入侵事故時發現,黑客利用客戶的 AWS 雲端應用服務設定漏洞,乘機在雲環境安裝挖礦程式,更進一步利用 call API 功能取得帳戶登入資料,繼而入侵至受害企業的雲端架構,最終盜取近 1TB 機密資料。雖然大家都趕著數碼轉型,但如未充分理解安全盲點就移雲,好易出事。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近年不少企業都趕忙數碼轉型,採用更多雲端服務,不過,由於現有的 IT 員工未必熟悉雲環境,因此在設定上有可能出現安全漏洞。Sysdig 早前處理一項網絡安全事故,發現入侵的黑客非常熟悉雲環境,令他們可以憑著客戶一個對外開放的雲端應用服務漏洞入侵,而且更滲透至雲端架構,盜取到大量機密資料。 專家解釋,黑客首先入侵了客戶在 AWS 上掛載的 Kubernetes,並在內裡安裝了一個挖礦程式。之後黑客便利用特製程式碼取得企業其中一個帳戶登入資料,再以…
對企業來說,勒索軟件及商業電郵詐騙(BEC)是造成最多金錢損失的網絡攻擊,前者可導致業務停頓,並因數據外洩對商譽造成重大打擊,後者則大多只涉及金錢詐騙,但視乎受害者的職位,被騙金錢也可以百萬美元計。Microsoft 365 Defender 的人工智能技術,卻可在數以百萬計的網絡傳輸中,識別出可疑的活動,大大減低企業的損失。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網絡安全專家指出,由於 BEC 可以完全不用高超的入侵技巧,黑客最多只須購買企業話事人或管理層的電郵帳戶,就可通過社交工程技術,令下屬對金錢轉帳指示信以為真,因此頗受低技術黑客歡迎。 現時 BEC 攻擊的執行難度日漸變得簡單,以往黑客為了提高電郵或訊息內容的可信度,可能要聘請能撰寫目標企業常用語言的人士來幫忙,但在人工智能翻譯的發展下,已可自行完成。 舉例說,BEC 集團 Mandarin Capybara 便利用這項技術,將詐騙電郵的內容翻譯成多國語言,成功騙取多間企業。另外,由於現時幾乎所有人都在使用社交平台,黑客亦更容易通過平台,了解目標企業的架構及人事關係,更精準地以上司身分向掌財務大權的員工發出指示,減低漁翁撒網令企業起疑的風險。 正因現時網絡攻擊愈趨先進及複雜,Microsoft 365 Defender…
Microsoft早年引入 Mark-of-the-Web(MOTW)功能,又在去年開始阻止 Office 應用工具執行文件檔案內的 Macro 功能,用家以為可以放心使用?原來細心的黑客又再找到安全漏洞,借助未受保護的 OneNote 協助工具上載包含惡意功能的檔案。漏洞一曝光,黑客集團即爭相濫用!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MOTW 是 Microsoft 於 2016 年引入的安全機制,它的主要作用是為下載的檔案追查來源,並為檔案加上一個 ZoneID 標記,如發現這個標記屬不安全,瀏覽器或防毒軟件就會發出警告,而在 Microsoft 未禁止…
由 OpenAI 開發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式 ChatGPT 掀起一股熱潮,許多人爭相用來編寫程式、翻譯文字、談天說地,試驗最新 AI 技術的極限。不過,有網絡安全專家發現,黑客及攻擊者亦同樣地利用 AI 助手作不法用途,變相降低網絡犯罪的門檻,增加網絡威脅。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ChatGPT 具備生成文本的能力,儘管自身擁有使用規則,系統會避開部分不當內容,但始終並非完美。Check Point 的首席訊息安全官 Pete Nicoletti 表示,在 Reddit 上出現了一個名為…
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宣布,對一間追蹤軟件開發商處罰 41 萬美元,理由是公司開發的多個軟件及推廣手法,違反了美國聯邦政府及多個州的法律。供應商 Patrick Hinchy 已同意這次判決,更表示會向被監控的受害者發出提醒。今次判決相信會對業界亮起紅燈,作為一般用家,便要時刻留意手機或電腦有否可疑跡象,平日亦要小心保管電子裝置。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追蹤軟件(stalkerware)又稱為間諜軟件,它的主要作用是讓顧客可在被監控者不知情下,暗中取得各種敏感訊息,例如目標的地理位置、通話或訊息內容、上網活動等,雖然收集情報的人未必會將敏感資訊用於勒索或綁架等犯罪活動,例如父母擔心子女安全而在手機上安裝相關軟件,但某程度上已侵犯了目標人物的個人私隱。 其實這種軟件在新冠疫情期間,相當受僱主歡迎,因疫情下公司被逼讓員工遙距工作,僱主擔心員工實際上沒有在家工作,因此選擇在員工公司電腦裝置安裝追蹤軟件,例如截取員工對話訊息、電郵內容甚至鍵盤使用狀況,以了解員工有沒有正常工作。 這次被政府判罰的追蹤軟件供應商 Hinchy,旗下的追蹤服務多達 16 款,包括 Auto Forward、Easy Spy、PhoneSpector、Surepoint、TurboSpy 等,用於手機監控及截取訊息,這些軟件的功能非常全面,除了可監控位置及訊息內容,更連目標人物的瀏覽歷史記錄,以及社交媒體活動都會一併收集,當中一款更可讓顧客遙距啟動受監控手機的鏡頭及收音咪,全方位監視及竊聽。 作為一般用家,安全專家建議平常必須時刻確保電子裝置不要離開視線範圍,為裝置設定複雜的登入密碼,或啟動生物特徵登入功能。不要點擊任何可疑連結或打開可疑檔案,同時亦要避免安裝來歷不明的軟件,最好為裝置安裝可信的網絡安全軟件,便可大大提高電子裝置被安裝追蹤工具的風險。 此外,專家又建議用家,可定期查看電子裝置內的已安裝或運行中軟件,留意是否有陌生軟件正在運行,如果是智能手機用家,更加要查看…
ThreatLocker 團隊正式進軍香港!來自美國的 ThreatLocker 具備多年發展數碼保安工具的經驗,致力開發創新技術保障數碼安全,旗下皇牌的零信任(Zero-Trust)解決方案,帶出全新的 Zero-Trust 概念,以 Allowlisting 及 Ringfencing 為防線,控制終端上的應用程式及文件,坐擁六大優勢,實現全方位、可靠又便利的系統保護。 比較傳統偵測病毒方法 概念大不同 網絡攻擊不斷進化,要 100% 防範簡直難過登天,傳統的端點偵測與回應(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EDR)即使防範到已知的惡意程式,卻未必能完全阻隔未知的新惡意程式,往往在攻擊進行時才能偵測,情況就如在家中安裝 Webcam,發現有賊入屋開始偷竊時才嘗試阻止。ThreatLocker 零信任解決方案的概念則有所不同,不選擇與病毒進行無止境的競賽,而是透過 Allowlisting…
元宇宙被視為改變人類生活的革命性科技之一,可接通現實及虛擬世界,市場調查公司 Gartner 更預計在 2026 年,大約四分之一人口每天至少會花費一個小時在沉浸式的虛擬環境中工作、進行各種娛樂或社交活動。不過,黑客正對元宇宙世界虎視眈眈,用家即興參與,隨時變成炮灰。 由於看好元宇宙前景,全球各國政府及大企業如 Microsoft、Meta、Nike 等,都爭相研發元宇宙應用,而在各國中,中東的杜拜可說走得最前,去年 7 月已啟動元宇宙戰略,更邀請各國體驗正在開發中、結合 VR、AR 及 MR 技術的元宇宙世界,用家可以 Avatar 在內工作、購物及娛樂。 雖然元宇宙前景看似一片美好,但網絡安全專家就警告,元宇宙應用將會製造全新的安全風險,用家貿然參與,如對相關技術及應用感到陌生,很容易犯錯,特別是全球黑客正在引頸以待在元宇宙內狩獵,根據專家分析,用家在元宇宙的安全風險共有以下幾點。 身分盜用:當用家進入元宇宙世界,必須創建一個虛擬身分,由於用家必須利用這個身分進行各種交易,因此必須連結自己的銀行帳戶、電子錢包及其他個人真實資料,因此如這個身分被盜用,將有可能造成龐大的金錢損失,甚至有機會被利用做違法行為。 非法轉帳:用家在元宇由內購買各種加密貨幣、NFT 時,有需要使用電子錢包交易,由於用家不熟悉這類交易,有可能錯誤點擊了一些惡意連結,將錢包內所有資產過戶,這類攻擊在近年時有發生。…
曾經遭受 MegaCortex 攻擊的受害者有福了,網絡安全公司 Bitdefender 聯同歐洲國際刑警、Nomoreransom 組織及瑞士執法機關,一同研發出破解該勒索軟件的破解器,即日起會在 Bitdefender 及 Nomoreransom 網站免費供受害者下載使用,堅持就有希望! 這次被 Bitdefender 破解的 MegaCortex,研究員指出它是由一隊各擅勝場的黑客組成,有的精用發掘目標企業電腦系統內仍存在的已知漏洞,有的則擅於使用對方內部系統已存在的木馬程式,例如 Emotet、Qakbot 等發動攻勢,其他還有破解密碼專家,同時對方還會從黑市購買企業帳戶登入資料等,因此成功入侵的個案眾多。 研究員說,由於該集團 12 個成員在 2021…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積極開發元宇宙技術及硬件配套,相信好多人都知,原來 Meta 在推出 Meta Quest Pro 這類虛擬實景眼鏡及控制器時,都不忘關注硬件的網絡安全問題,廣邀專家測試新硬件的安全性,至今已派出數十萬港元賞金,不過, Meta 的賞金計劃背後還有宏願,就是一併推動業界產品的安全性,造福用家。 Meta 上年 10 月推出新一代專為 Metaverse 元宇宙使用的虛擬實景裝置 Meta Q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