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加密 (414)

    數據外洩威脅急劇上升,保護數據庫變得日漸重要。現時網絡安全界已使用多種技術來保護數據,複雜性也在不斷發展,例如同態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混入假數據等等,無非都是為了阻止黑客入侵。 最簡單的保護數據庫方法之一,是將數據資料分開儲存。研究人員只可以讀取第一個數據庫,具有完整資料的數據庫就會儲存於其他地方,檢查數據時必須利用演算法去還原完整數據,免除研究人員遺失數據的責任。同態加密是比較複雜的保護數據方案,系統會將敏感資料完全加密,研究人員要調用真實數據時,系統便會進行同態運算,令數據在毋須解密下都可被搜尋。十多年來,IBM 一直在為同態加密技術作出貢獻,例如提供適用於 Linux、iOS 和 MacOS 的工具包,以及安全儲存和處理數據的雲端環境。不過,同態加密還未成熟,因為需要太多運算,拖慢檢索速度,如要在大型數據庫使用便難以負荷。 現時數據保護服務供應商採用的加密方法,主要是加密數據庫內的資料,不過並非全面加密,而是平衡保密與共享原則,只向研究人員透露非私密訊息,減低運算負荷。一般的做法是加密姓名、地址等個人敏感資料,只有獲得演算法密鑰的特定人員可以訪問,其他用戶只可讀取未加密的部分。單向函數密鑰(如 SHA256 hash 算法)是最常用的演算技術,如欠缺這條密鑰,攻擊者便無法逆轉計算出原來的數據。 將假數據混入數據庫也是另一種常用手段,因為隨機噪音(random noise)可令識別個人記錄變得困難。Google最近便將名為 Privacy-on-Beam 的內部工具變成開源技術,用戶可以將噪音混入數據庫,然後才儲存到 Google Cloud 數據庫。不過當噪音資料被混合在數據庫內,有可能令資料準確度出現問題,因此最近微軟亦提供了一個與哈佛大學科學家合作開發的差異私隱(Differential Privacy)工具包,它可被應用於訓練人工智能或分析營銷活動數據,而不被噪音影響準確度。…

    面對數碼轉型,企業要破舊革新,無可避免要擴充 IT 基礎建設。然而,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有多少企業能擁有足夠的空間設立一座又一座的大型 IT 基建? 有見及此,IBM 於近期推出了外型輕巧的 NVMe Storage —— IBM FlashSystem 5200(下稱FS5200),以入門級的價格定位,提供企業級的效能及功能,讓香港企業能在多變的 IT 現代化路途上,可以無負擔地進行技術轉型,簡化資料管理,令公司運作更有效率。 體積雖小 效能強大:速度達 150 萬 IOPS FS5200…

    與 Facebook 不同,Instagram 較受青少年用家歡迎,因此不少性罪犯都會利用該平台,私下接觸未成年用家。Facebook 為了保障這些用家,便交由人工智能技術去評估帳戶持有人的真實年齡,如發現是用家「扮後生」,便會阻止他們與青少年用家接觸。究竟如何執行?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用途非常廣泛,它可以應用於工業、醫療、交通網絡、教育等範疇。而今次 Facebook 套用於 Instagram 的 AI 技術,便是為了防止青少年受到性侵,可說是非常特別的用途。近年不少性罪犯轉移使用社交平台或即時通訊的私訊功能,扮演成不同角色接觸青少年,混熟後便露出獠牙,或約青少年外出性侵,或取得青少年的私密相片勒索。有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兩年超過七成的青少年性侵事故都是藉由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 或 Snapchat 等通訊工具作為起點,當中約 25% 性罪犯更是使用…

    愈來愈多人投身 YouTuber 行列,但有否想過,YouTuber 也可能成為黑客的網絡攻擊對象?近日本港便有 YouTuber 懷疑被黑客入侵帳戶,黑容除了利用其頻道進行直播,更將受害人數以百計嘔心瀝血製作的影片,一一變成不公開。受害人推斷,事件可能跟黑客盜取其 Session ID(工作階段識別碼)有關,但亦有網絡安全專家不明白,系統雙重驗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為何未能發揮帳戶保護功效。 懷疑受到黑客攻擊的 YouTuber「希比」,在 YouTube 平台經營個人頻道「HEBEFACE」,經常製作及上傳影片,介紹港產片經典場景,頻道獲超過 6.3 萬人訂閱。希比接受本網訪問時表示,大約一星期之前,他收到粉絲通知,懷疑 HEBEFACE 頻道被入侵,他查看後發現,有人正利用 HEBEFACE 頻道進行以太坊相關的直播,「我於是馬上更改登入密碼,但之後對方仍然可以控制到我的帳戶,我更眼白白看著他將我的影片變成不公開。」希比表示,當時自己依然可以控制帳戶,包括將影片設定回公開,可見對方只入侵而沒有奪取其帳戶,情況相當特殊。…

    勒索軟件 (ransomware) 已成為最受黑客集團喜愛的攻擊手段,因為不少企業為免有損商譽,或盡早恢復正常業務,都傾向選擇交贖金。而為了逼企業就範,勒索軟件集團亦想出不少連鎖攻擊,例如用 DDoS 進一步癱瘓受害者的網上業務、打電話通知受害企業的客戶等,創意盡出。 先來看一看勒索軟件的現況。網絡安全業內人士估計,勒索軟件今年將會造成 200 億美元損失,單是最近美國能源供應商 Colonial Pipeline,已向勒索軟件集團 DarkSide 繳付約 400 萬美元贖金,再加上聘請專家調查、修復系統、堵塞漏洞、添置新的安全工具,以及對業務停頓所造成的賠償,相信將輕易突破千萬美元大關,因此 200 億美元總損失絕非誇大。正因為易賺錢,因此 CrowdStrike 早前發表的安全調查報告,已指出勒索軟件已佔 2020 年網絡攻擊事件的…

    最近有一個大規模的網絡釣魚活動,表面偽裝成勒索病毒,但實際上是特洛伊木馬惡意軟件,並在 Windows 系統中創建了後門,以從受害者的裝置中的竊取用戶名,密碼和其他信息,聽落相當蠱惑! 這個以 Java 為本的 StrRAT 惡意軟件,在受感染的電腦裝置中創建後門,表面上如勒索軟件一樣,但實際上是分散受害者注意力,以偷取其個人憑證資料。Microsoft 網絡安全研究人員指出,這個 StrRAT 惡意軟件正以大型電子郵件活動散播,利用受感染的電子郵件帳戶來傳送聲稱與付款相關的郵件,以及以 PDF 附件圖象使之更像真;當用戶打開這份附件,便會被導向至下載 StrRAT 惡意軟件的網頁。 研究人員形容,此惡意軟件的最新版本是比之前的版本更混亂及模組化,除了具有相同的入侵電腦後門功能,包括收集密碼、記錄、操作執行遠程命令和使用 PowerShell 的能力,還包含讓攻擊者可以全權控制受感染的電腦的能力。 在感染過程中,惡意軟件會在文件中添加 .crimson…

    黑客入侵企業後,平均多久才會被發現?網絡安全公司 Sophos 發表最新一份調查報告,就指出平均須 11 日才能被偵測得到。不過這只針對勒索軟件 (ransomware) 而言,如黑客以搜集機密資料為目標,現形的時間或許會更長。 早前另一間網絡安全公司 FireEye 的研究報告指出,2020 年企業偵測到入侵行為的時間,首次縮減至一個月內,達到平均約須 24 日這個好成績,較去年的 56 日大減約六成。而Sophos的研究報告看似更理想,因為平均時間進一步減至只須 11 日。不過,Sophos 專家卻先戴好頭盔,指快未必一定是好事! Sophos 專家首先指出,他們的數據全部來自企業客戶,而在過去一年中,他們的客戶主要面對的是勒索軟件攻擊,從數字來看,差不多佔了…

    美國最大燃油供應商 Colonial Pipeline 早前遭勒索軟件(Ransomeware)突襲,要啟動應急方案,暫停所有的管道作業。這宗影響美國東岸 45% 燃料供應的網絡攻擊,驚動美國政府,運輸部當日(5 月 9 日)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總統 Biden 需親自回應事件。而經 FBI 調查後,揭發幕後黑手為 2020 年 8 月組團的 DarkSide,後者除了滲透 Colonial Pipeline…

    NFT(Non-fungible Tokens,中文為不可代替代幣,或非同質化代幣)是近期創科界,以至是藝術界熱門話題之一,接連有藝術家及音樂人將作品化為 NFT 數碼資產,並以天價成交。藝術品以外,數碼娛樂其實亦可滲入 NFT 元素,像港產遊戲開發商 Animoca Brands,近年亦將遊戲內的裝備、道具等化成 NFT 數碼資產,為玩家提供數碼產權(Digital Property Rights)。公司昨日更宣布,成功籌集 88,888,888 美元融資,現時公司估值已達 10 億美元。 Animoca Brands 本輪融資由 Kingsway…

    坐擁大量病人敏感資訊的醫療機構,近年已成為黑客攻擊目標。醫院管理局表示,去年局方內部電郵系統攔截了高達 5000 萬封釣魚電郵,比 2015 年約 2000 萬封增加超過一倍,另外有大約 5 宗勒索電郵攻擊個案。電郵防護系統 Green Radar 安全業務策略執行副總裁林德齡(Andrew)接受查詢時指出,釣魚電郵是黑客常用技倆,透過植入勒索軟件,將電腦內的重要資料上鎖,要求受害人支付贖金以解鎖資料,或者以受感染電腦作為橋樑,進一步入侵其他電腦,甚至是整個機構的電腦系統。 Andrew 指出,相比起突破網絡防火牆直接入侵他人電腦,釣魚電郵是更簡單的入侵手法,「人的網絡防禦意識始終比較弱;一般人要分辨電郵真假,其實沒想像中容易,一旦不慎點擊釣魚電郵內的超連結或者下載附件,便隨時中招。」雖然醫管局強調,未有因為電郵攻擊造成資料外洩,同時會加強保護重要資料及培訓員工網絡保安意識,Andrew 亦指出,一間機構的電腦系統防禦能力足夠的話,應可抵擋網絡攻擊,但仍不能掉以輕心,「畢竟要癱瘓整個機構的電腦系統,並非全無機會。」 事實上,相比起其他機構,針對醫療機構的網絡攻擊分分鐘搞出人命,去年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旗下一間醫院,其電腦系統便曾被黑客入侵,黑客將病人資料加密,要求院方支付贖金解鎖,期間醫生無法查閱病歷,醫院亦無法接收病人,有病人因此需要轉院,最終該病人因為延誤診治而不幸逝世。雖然有傳黑客的攻擊對象,本來是杜塞爾多夫大學而非旗下醫院,黑客誤中副車後亦隨即將醫院電腦系統解鎖,惟事件反映醫療系統若被黑客攻擊,後果可大可小。 Andrew 認為,一旦被黑客鎖住重要資料,即使願意支付贖金,也無法保證一定能取回資料,或者之後會否再被勒索,因此需做好資料備份及系統防禦,「最好是將釣魚電郵一一攔截,以及偵測電腦流量有否異常,例如不尋常地進行 port sca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