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特首宣讀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時,提到「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指出香港要在「一國兩制」下發揮作為國際城市的獨特優勢,保持高度國際化,強化區域合作,開拓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中東等市場,發揮連通內地和世界的橋樑作用。對此筆者深感認同,而且亦感到自豪,因為我們公司團隊,已經走出了這一步,近年除了發展本地市場外,也積極探索海外市場的可行性。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許多人以為我們所開發的「智能貼標系統」、「智能售賣機」、「智慧圖書館」等產品,只會提供予本地的客戶,其實這是個誤解。雖然我們做的是 B2B,但一樣有開拓海外市場,而且潛力巨大,皆因其他國家及地區的客戶,同樣也會面對着本地客戶的相同問題及痛點。 特首提及的東盟市場,我們就有拓展新加坡市場的經驗,成功把「智能貼標系統」推廣給當地客戶。新加坡糧食供應超過 90% 是進口,而政府對食品包裝上的標籤有嚴謹規定,進口商及食品資料自然不能少,而且必須是英文。當地的食品進口商,需要聘請大量員工負責貼標籤工作,自然也面對勞工短缺問題。筆者公司向新加坡的潛在客戶推廣「智能貼標系統」時,就以提高貼標的準確性作為「賣點」(Selling Point),同時節省人力及時間成本亦十分關鍵。此外,我們又會強調系統是可以用月租形式提供服務,「即租即賺」、「價格平,易入門」、「即時解決痛點」等也令潛在客戶的興趣大增。 然而,同樣的賣點,在東盟其他成員國卻未必奏效。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等國家,相對勞工成本較低,節省人力並非最大考慮。但這些國家都是食品出口國,貨物出口都要符合進口國的食品標籤要求,因此我們貼標系統的賣點就會變成是「語言切換上的高準確性」。 可見,要「聯通世界」需要有不同的推廣策略、不同的商業模式,以應對不同國家地區,既要了解當地市場、經濟、社會、文化等近況,更要深入了解當地政府對相關產品及服務的產業法則和政策。現時我們「智能貼標系統」的營業額,超過一半都是為進口食品貼標,因此我們十分看好東盟市場的潛力,全力支持特首所倡議的「聯通世界」! 作者:Million Tech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謝小江(Nelson) 欲觀看更多 Nelson 撰寫的文章,可按此瀏覽。
Search Results: 創科動向 (14)
提起「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可能大家想到的是,有些企業為了達到回饋社會這個偉大任務,以替公司建立良好形象,於是就會每年循例向一些慈善團體捐些錢、贊助一下 NGO 的活動等等。這些做法並沒有不妥,企業捐款與贊助當然能幫助到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但真正的 CSR 應不止於此。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CSR 強調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不僅僅是盈利,還應該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所謂承擔,並不是流於形式化的捐款贊助,而是需要企業全面參與社會責任,包括環境保護、道德經營、員工福祉等方面的投入,實現 CSR 的價值,促進可持續發展。筆者更認為,CSR 的價值其實可以與企業本身的業務聯結,在商業價值中發揮 CSR 的果效。 筆者公司最近就跟一個非牟利團體合作,推行一個相當創新的 CSR 項目:「智能圖書館項目助理」。話說我們正為多間學校客戶,進行圖書館智能化的工作,當中需要不少人手去「Tag 書」,即是把 RFID…
我們正處於一個有無限可能性的時代,人工智能(AI)可以說是實現這些可能性的其中一大關鍵。AI 已經開始在不同工作領域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 IT 支援行業。筆者公司一直有為客戶提供 IT 支援服務,眼見 AI 已為我們團隊迎來了不少機遇,深信透過 AI 技術的應用,我們能夠更好地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共同的成功。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IT 支援應用 AI 技術的 5 大機遇 1)自動化和提升效率:人工智能可以自動化 IT 支援的常規工作,簡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具備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LP)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s)可以處理重複的用戶查詢,讓…
在以往的年代,許多零售店舖都會不時貼出「是日盤點,休業一天」的告示。那是因為在那些年,零售店舖進行盤點都是全賴人手,由店舖職員們以目測和人手去點算貨架及倉庫中的存貨。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今時今日,盤點工作已經引入高科技,再不是只靠人力。不少跨國零售企業都已應用 RFID 技術去管理供應鏈、庫存和銷售,盤點工作亦已全面數碼化。這些應用 RFID 的零售店,大都是商品種類繁多而又各有多種選項,例如售賣衣飾會有不同顏色、尺碼等。因此在每次補貨之前,都會進行盤點,以了解需要補些甚麼貨,以及甚麼顏色、甚麼尺碼等等。 美國一項調查指出,如果顧客在店舖內找不到商品,有 20% 的人會立即離開。而根據統計數據,美國在 2021 年因庫存不足而造成的零售商損失高達 820 億美元,相當於每周 16 億美元。接近 48% 的零售業者表示,貨品短缺是他們面臨的最大銷售挑戰。可見,補貨做得好不好對零售業務至關重要。可是,盤點和補貨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零售業本身正在長期面對着人手不足的問題,即使有了 RFID 技術,雖然其閱讀速度很快,但要員工們做到零錯誤地到每一個貨架做盤點,仍然會有一定難度,因此亦要付出額外的培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