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上半年,香港經濟持續低迷,無論是中小企業還是大型集團,均面臨着巨大的經營挑戰。特別是建築業,近期出現大規模裁員潮,6 家建築師事務所受到影響,有公司裁員達 4 成,部分則實施強制無薪假,而大型住宅地發展項目也接連流標,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的不景氣。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這種經濟困境波及各行各業,零售、餐飲和物流行業首當其衝。隨着消費者信心疲弱,零售商面臨銷售額下滑的壓力,不少商家不得不縮短營業時間甚至減少人手;餐飲業則在面對人手短缺和原材料價格上升的雙重挑戰下,紛紛提高價格以維持利潤,但這進一步打擊了客流量。物流業的企業也在需求波動和運輸成本攀升的情況下,重新思考其經營模式。 在如此嚴峻的經濟環境下,如何通過數碼轉型來降低運營成本並提升效率,成為企業主們迫切關注的問題。儘管數碼轉型看似是解決當前困境的理想方案,但其高昂的初期投入和不確定的回報率,令許多企業望而卻步。 面對這種情況,筆者提出了一種創新模式——「即租即賺」與「不成功不收費」。這一概念旨在為企業提供更靈活、更低風險的科技解決方案。「即租即賺」指企業可以按月租用技術系統,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不成功不收費」則是企業只在方案成功為其帶來效益後才需支付費用。這種模式讓企業在當前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可以大膽嘗試技術創新,無需承擔過多風險。 這種商業模式重新定義了傳統「先付費,後服務」的做法,將風險從企業轉移至科技服務提供商。以零售業為例,許多企業需要為進口產品貼標籤,這通常需要大量人力和時間。通過引入智能機械標籤系統,企業不僅可以減少人力成本,還能顯著提升效率,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雖然「不成功不收費」這一模式在創新科技領域相對罕見,因為科技方案的開發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資金,但能夠推出這類服務的企業,必然對自己的技術解決方案充滿信心。 然而,這類模式的成功依賴於服務提供商的技術專業性和解決方案的針對性。服務商必須深入了解企業需求,提供切合實際的定制化方案,並與企業保持良好溝通,持續優化服務,才能真正幫助企業實現數碼轉型。 展望未來,隨着更多科技公司開始探索「不成功不收費」這一創新模式,數碼轉型將變得更加普及且具吸引力,為企業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中提供一條可行的技術升級之路。對於那些渴望提升競爭力的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期待的發展方向。 撰文:Million Tech 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謝小江(Nelson)欲觀看更多 Nelson 撰寫的文章,可 按此 瀏覽。…
Search Results: 創新科技 (47)
中港網絡安全協會(HKCNSA)今日於香港 The Ritz-Carlton 酒店舉行首屆「網絡安全論壇2024」,吸引眾多網絡安全業內人士參與,場面熱鬧。是次活動以「探索企業如何提升網絡安全韌性與數據私隱」為主題,邀請到各方專家作主題演講、論壇及解決方案展示,內容涵蓋數據私隱、AI、量子密碼及信創等關鍵議題,維護大灣區互聯互通數碼基建。 下半年將成立澳門分會 活動開始前,先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敬文致歡迎辭,黃表示安全穩妥的網絡環境,對建設香港至關重要,特區政府會持續舉辦各類型活動,防範網絡攻擊,並鼓勵公私營機構分享相關資訊。 活動開始前,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敬文(左)及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創會主席葉青陽致辭。 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創會主席葉青陽(David)感謝一眾嘉賓到場支持,又分享成立協會後,邀請了各地專家做交流,成為協會最受歡迎的活動,不少會員都希望可透過協會加深了解內地法規。David 又透露下半年將成立澳門分會,加強交流;並會繼續舉辦內地考察團、私隱數據課程及論壇等,希望提升香港的網絡安全,提高關注度。 (左起)中港網絡安全協會諮詢委員余法昌、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警司林焯豪、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專員鍾麗玲、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創會主席葉青陽、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敬文、香港警務處東九龍總區指揮官羅越榮博士、中港網絡安全協會副會長鄧宏舜,共同為「網絡安全論壇 2024」主持開幕典禮。 「網絡安全論壇 2024」共邀請了 25 位頂級嘉賓演講,深入探討大灣區網絡安全的未來趨勢與挑戰,演講環節先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專員鍾麗玲揭開序幕,她表示昨天政府提出全新法例保障關鍵基礎設施的電腦系統,笑言今天舉辦的論壇,可謂既具前瞻性又合時機。鍾引述國家安全有 20 個重點領域,明確列出數據安全及網絡安全是兩個關鍵領域,可見兩者在數碼年代重要性,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創新科技樞紐,數據安全有序流通及使用,能推動特區政府近年積極發展的數字經濟。 數據安全當中亦包括個人資料,根據個人資料私隱公署數字,今年首 5 個月接獲…
隨着科技不斷演變,網絡攻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劇,企業及個人用戶均面對不斷演變的安全威脅。一直致力推動網絡安全發展的全方位自動化網絡保安服務方案供應商 Fortinet,早前在港舉辦 Fortinet Accelerate Asia 2024 峰會香港站,邀請一眾行業 IT 專家,分享網絡威脅的趨勢分析,以及如何面對現今最嚴竣的安全挑戰,以全面提升網絡解決方案,助客戶應對迫切的安全挑戰,整合及簡化網絡安全基礎設施以應對威脅。 研發單一作業系統及處理器逾廿載 Fortinet香港區總經理馮家健(Michael) 今年峰會以「Step Into the Platform Era」為主題,由 Fortinet 管理層和網絡安全專家分享最新安全趨勢的深入見解和創新產品,助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應對挑戰。Fortinet 香港區總經理馮家健(Michael)於主題演講中表示,Fortinet 的核心價值是「強化你的網絡(Fortify…
近期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再度展現了對創科領域的堅定支持,提出在「BUD 專項基金」注入 5 億元資金,除會為申請企業提供 700 萬元資助外,再撥加額外 100 萬元「電商易」專項。此舉將可促進本地創新科技企業開展跨境電商和內地網上零售業務。 內地電商市場規模龐大,潛力極高。根據最新數據,2023 年國內網上零售市場已達到 154,264 億元人民幣,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近 27.6%。當中,進口跨境電商的銷售額高達 5,500 億元人民幣。 而在東南亞地區,印尼的電子商務市場在過去的 10 年間因疫情、網絡及手機的普及,以及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實現了驚人的增長,從 2012 年的…
來到一年之始,每年的這個時候,大家都希望自己擁有一顆能預知未來的水晶球,預視 2024 年的局面及趨勢。2023 年,人工智能(AI)、ChatGPT 和無數先進技術吸引全世界討論,成為全球熱話。來到今年,這些創新科技不應再被視為挑戰;反之,新興技術解鎖各種各樣可能性,我們應該把握箇中機遇。 撰文:Red Hat香港、台灣及澳門區總經理文志鋒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Red Hat 委託 Economist Impact 進行的《適應型領袖剖析:駕馭新興技術》(Anatomy of adaptive leaders: Navigat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儘管香港企業在採用新興技術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但仍有進步空間。…
全球科技熱浪年逐一年不斷發放驚喜,帶來元宇宙、NFT、ChatGPT 等新科技熱潮,而且相關科技亦逐漸從虛擬走向實際生活應用,步向持續發展的趨勢。進入 2024 年,科技的激情預計不會降溫,而我也迫不及待地期待着未來科技領域的驚人突破。身為致力於開發機械人應用技術的一份子,我最大的期望就是看到機械人更廣泛地融入大眾生活。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剛剛在 2024 年的首個星期,Tobot Robotics Nexus 在荔枝角區盛大開幕,為本地帶來了一場智能科技的盛會。開幕活動於 1 月 4 日至 5 日舉辦,吸引了眾多業界專業人士和科技愛好者參與,共同見證 Tobot 在機械人領域的最新發展。活動中,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香港設計中心主席嚴志明教授作為主禮嘉賓,分享了機械人及物聯網科技如何影響設計思維的演進。 現場展示了…
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OGCIO)與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聯合舉辦的「網絡安全技術論壇 2023」圓滿結束,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和副局長張曼莉女士擔任主禮嘉賓。活動獲約 200 所公私營機構,以及超過 450 人參加,反應熱烈,為實現創新科技發展奠定了穩固基礎,更展示了香港與內地在網絡安全方面的緊密聯繫和合作。 論壇邀請了來自中﹑港兩地的頂尖網絡安全專家參加,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主席陳細明表示,香港面臨著不斷增加的網絡攻擊風險,各機構和中小企業都需要提高警覺並加強網絡防禦能力,保護敏感資料免受攻擊是重中之重。因此,HKIRC 與 OGCIO 合作舉辦此論壇,以強化中港業界專家的交流,分享最新的網絡安全資訊和技術。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日前發布《香港促進數據流通及保障數據安全的政策宣言》(簡稱《政策宣言》),闡述政府就數據流通及數據安全兩方面的管理理念和重點策略,並提出 18 項具體行動方案,包括逐步推行粵港澳大灣區便利數據跨境流動措施,其中三項個人資料會以「先行先試」形式,從大灣區出境到香港。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明年提交條例草案提升網絡安全 《政策宣言》目標為促進數據整合、應用、開放和共享之同時,加強數據安全保障和設施規劃。具體行動將會按 5 大方向優化數據流通及數據安全綱領,包括帶領數字政府、優化數據治理;制定或更新政策指引及法規;加強網絡安全保護;強化數字基建配套;以及促進數據跨境流動。 為提升對關鍵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的保護,保安局會在 2024 年內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以立法方式清晰訂定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的網絡安全責任;並會有序推行在粵港澳大灣區便利數據跨境流動措施,包括以先行先試方式,簡化及便利大灣區內與銀行、徵信及醫療相關的個人資料,從大灣區出境到香港的合規安排,並視乎推行情況逐步擴展至其他界別。 2025 年全面採用「智方便」 另外,當局會在 2024 年年中實現所有政府牌照、涉及申請和批核的服務及表格全面電子化,以及政府服務於 2025 年內全面採用「智方便」,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又會推動更多大型數碼基建的發展,包括數碼港在 2024…
有一個說法,香港在科創發展方面,「錯失了 20 年」的機會,在上世紀末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轉移內地之後,香港沒有抓住機遇發展高技術產業,經濟轉向以金融、貿易等服務業為主,其「去工業化」的過程,也使得科創發展失去產業根基,與新加坡、韓國、中國台灣等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相比差距較大。 而另一邊廂,香港具備發展全球科創中心的優勢和基礎。香港五所名校全部躋身 2022 年 QS 大學排行榜前 70 名,擁有 16 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兩院院士逾 40 人,6 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基礎科研實力雄厚。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直到近年,香港政府重新大力推廣香港本地科創的發展,先於 2021 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計劃打造出一個宜居宜業宜遊、以創科產業為經濟引擎的都會區;其後再於…
近年企業越來越關注 ESG(環保、社會和企業管治),在實現可持續性目標方面紛紛加大力度,而科技在當中則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香港上市公司商會主席梁嘉彰最近就公開表示,減低碳排放是上市企業一個至關重要的目標,而企業應透過科技為自身業務轉型至低碳模式,從中開闢新的業務領域,發掘新機遇。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筆者在工作上接觸的許多大小企業,都已在應對 ESG 的實踐問題,由我的觀察及經驗中,充分感受到科技是落實 ESG 的有效工具,除了能優化工作流程和效益外,具針對性的應用更可幫助企業更好地記錄、管理和改善其環保減排措施,以達到 ESG 目標。以下讓我綜合一些以科技實踐 ESG 的建議: 整合 ERP 供應鏈資訊和碳會計帳目 ERP 系統是企業營運的中樞,可以幫助企業實時追蹤和管理供應鏈中的數據。通過整合「碳會計帳目」和「供應鏈資訊」,企業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其碳足跡,涵蓋原材料採購、生產和運輸等過程。這令企業能夠確定哪些環節產生最多的碳排放,從而制定有效的針對性減排策略。 雲端報告和數據分析 利用雲端技術,企業可以將環保數據儲存在安全的線上平台,實現數據的集中管理和分享。雲端數據可供內部和外部持份者查閱,從而提高透明度。經分析後可識別效益較低的區域,並提供改進建議減少碳排放,實現更高效益。 物聯網(IoT)監測和節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