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急襲而來的疫情,不少企業均陣腳大亂,不單要應付員工遙距工作的需要,生意又受到重大打擊。不過,亦有企業能夠靈活變陣,將危機轉化為商機。Fortinet 與 中信國際電訊 CPC 便攜手舉辦「疫境創新路」網上研討會,一連三集邀請商業創新者(business innovators)分享如何以創意還擊,積極開拓新方法拓展業務。繼珠寶商周大福分享活用科技及社交平台的「我智營」全員皆sales 計劃,今集就邀請了物流公司 cargo-partner,分享如何靈活組合物流工具控制運費,並以生產供應鏈優勢助客戶開拓商機。 創意物流減客戶運費壓力 疫情爆發後,物流是其中一個面對極大挑戰的行業,今次出席研討會的國際物流公司 cargo-partner 亞太區電子商務及銷售方案總監區健民(Ivan Au)指出,起初內地工廠停工無貨可交,海運很多時只能運載空的集裝箱回歐美地區,對海運打擊很大;而隨著各國陸續封關及採取 Work From Home 措施,亦大大拖慢港口的運作,如企業繼續利用運費成本較便宜的海運服務運送貨物,便難以趕及合約上訂明的時間交貨予客戶,因而被迫轉走昂貴的空運。「再加上其後歐美疫情持續惡化,導致七至八成的飛機航班停航,進一步推高運費成本。」他說運輸成本可較以往高五倍,令貿易企業的營運環境雪上加霜。而 cargo-partner 早在疫情開始,便已提供創意物流方案,例如使用鐡路運輸方案,成本比全空運低6成,時間上則比全海運快5成,或結合陸運加空運模式,將貨物用包機運至匈牙利,通過歐洲自營倉庫和陸路貨車把貨物派送到歐洲各地客户手上,在成本控制的優勢下提供一個具有市埸競爭力的價格给客户,紓緩企業的營運壓力。 雖則疫情對市場帶來極大衝擊,但…
Search Results: 伺服器 (295)
成功制止 WannaCry 勒索軟件嘅傳奇黑客,何以會創造銀行木馬 Kronos?講起真係有段古。 有人用折翼天使嚟形容年僅 27 歲嘅天才黑客 Marcus Hutchins,其「天使」部分可以參考舊文,呢篇主要講返佢點「折翼」。已經喺美國接受一年監管嘅 Hutchins,臨被遣返英國前幾日,接受咗《Wired》雜誌訪問,回帶講述 9 至 27 歲經歷,剖白「反叛」嘅青春期。 Mix 喺亞洲好受歡迎,但係純種至上嘅英國社會,天生牛高馬大、一頭天然鬈髮嘅蘇格蘭牙買加混血兒,似乎就格格不入嘞;再加上佢對足球無感呢個原罪,Marcus Hutchins 過住被孤立嘅童年。以為黑客一定好宅?相反運動細胞超卓嘅佢,其實相當好動,細細個已跟住務農嘅業主起樹屋、劈柴、坐拖拉機;成長期愛上沖浪,開始接觸競技性拯溺運動 Surf Livesaving,贏過一大堆國內賽事獎牌。…
廣告商會透過你瀏覽過嘅網頁,或者你搜尋過嘅字眼,去追蹤你嘅喜好或者需要,然後派返相類近嘅網頁廣告畀你睇,呢啲阿茂都知嘅嘢已經唔算得上係新聞,不過成日俾人咁餵法都唔係辦法,一嚟好易造成衝動消費,二嚟你都唔想俾人知道你咁多資料呱。今次就等我地wepro180團隊同你分享六招「防廣告追蹤大法」,嗱嗱臨同我bookmark咗佢。 阻擋第三方cookie存取 簡單嚟講,cookie係一個自動生成嘅檔案,網站伺服器用嚟記錄瀏覽用戶嘅身分、足跡等資料,再傳送返去瀏覽器。當用戶再上同一個網,呢啲記錄咗嘅資料就會顯示返出嚟,方便你去瀏覽,常見嘅包括會員資料、帳戶密碼、購物車清單等等。不過,問題係唔同網站例如購物網、社交媒體以至廣告商係會互相交換呢啲cookie,呢個正正係點解你個排睇開波鞋,轉個頭就喺Facebook見到波鞋廣告嘅原因。所以記得定時去瀏覽器設定度,整理容許或阻止cookie存取嘅網頁清單。 取消Google個人化廣告設定 呢個係針對返用開Google帳戶嘅用家,做法超級簡單,喺手機或者Google Chrome度,打開個人頭像,按入「管理你的帳戶」,將「隱私權與個人化」入面嘅「廣告個人化」設定熄咗佢,你個瀏覽器就唔會再俾其他追蹤系統跟蹤。 瀏覽器要夠隱秘 善用「無痕式視窗」功能,無論睇咩都好(巴打們心照啦),類似嘅功能都可以幫你上網不留痕跡,咁廣告商就自然「無跡可尋」,你又唔駛擔心會俾人見到啲紀錄(尤其係另一半)。 開啟「防止追蹤」功能 好多瀏覽器都提供類似功能,幫你拒絕網頁自動記錄你資料。以Chrome為例,你可以喺「設定」嘅「隱私權和安全性」度,喺『將「不追蹤」要求與瀏覽流量一併送出』選項熄咗佢就搞掂啦。 用信得過嘅瀏覽器 大路未必一定係最穩陣,有啲瀏覽器比較著重保護個人資料,好似Firefox咁,有進階嘅保護功能幫你擋住啲網頁追蹤,又或者係一啲政策比較嚴謹嘅瀏覽器,例如Brave或者Tor;手機方面,可以用Ghostery、DuckDuckGo、Firefox Focus呢幾隻app上網就比較安全。 使用阻截追蹤嘅擴充功能 Chrome擴充功能嚟講,比較出名嘅plugin就有Ghostery 同Privacy Badger,都可以有效幫你阻截網頁追蹤。 以上呢六招相信都夠你防止個人資料俾不明來歷者存取,或者借此嚟賣你廣告,不過網絡安全最緊要都係使用者嘅意識,呢排人人都裝vpn,大家都不妨留意下,一齊對抗危機四伏嘅網絡世界。 資料來源: https://bit.ly/3c05Vy7…
如果大家有睇過《上流寄生族》,相信都會記得其中一段最精彩嘅情節,就係家境貧窮嘅主角同佢嘅一家人,點樣一步步將老闆間屋當成自己間屋嚟住。同樣嘅劇情喺網絡世界一樣會發生,歐洲包括英國、瑞士、德國、西班牙等多個國家,上個禮拜開始先後傳出有超級電腦俾駭客植入挖礦程式病毒,黑客就好似《上流寄生族》主角一家咁,利用人哋嘅資源從中得益,只係今次由豪宅變成超級電腦,令相關機構要暫停受影響裝置嘅運作及切斷對外連線,當中更加涉及幾間大學同研究機構嘅資料。 今次事件首先由英國超級電腦服務供應商 ARCHER 喺 5 月 11 日公布,佢哋因為偵測到安全入侵事故而需要暫停運作;ARCHER亦喺兩日後要求用戶重設所有密碼同埋 SSH 金鑰,避免入侵繼續蔓延。 而同一日位於德國巴登符騰堡邦嘅一間超級電腦管理商 bwHPC,亦都宣布有高效能運算系統(HPC)出現類似嘅安全問題,搞到有5間大學用唔到超級電腦。其中一間受影響嘅學院亦都宣布,為咗防止進一步感染,要切斷3部超級電腦同外界嘅連線。 正所謂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瑞士科學計算中心(CSCS)、西班牙巴塞隆納嘅超級電腦,仲有慕尼黑大學物理學院嘅數據分析超級電腦,都先後發現有惡意程式嘅攻擊。雖然牽涉嘅研究機構仲未公布調查結果,但係歐洲一個電腦安全事件回應小組(CSIRT),就指出攻擊者係利用外洩嘅 SSH 憑證,由一間研究機構跳到另一間,操控受感染嘅超級電腦執行虛擬貨幣 Monero(XMR) 嘅挖礦程式,美國資訊安全公司 Cado Security 就分析,呢啲…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不少企業緊急開展遙距工作模式,過程中遇到不少問題,但同時亦明白數碼轉型的重要性,是企業保持業務增長所不可或缺的助力。而香港政府為協助本地企業盡快在疫情中站穩陣腳及開拓新商機,現正推出為期6個月、為數5億元的「遙距營商計劃」(D-Biz),內容涵蓋12類有助遙距營商的資訊科技方案。企業正好利用這筆資助,加強網絡安全,以掃除未來發展的不穩因素。 傳統防禦工具失效 去年全球九成黑客攻擊事件,均通過電郵發動,當中更有企業遭受長達兩年的釣魚電郵攻擊。預測今年通過電郵的網絡攻擊將會變得更精密、複雜及難以偵測,零時差攻擊亦會大增。企業切忌再望天打卦,採用傳統 signature-based 的電郵防禦工具,或只靠雲端電郵服務供應商的基本防禦措施,宜主動出擊,築起多合一防禦網,不單可以將外來的惡意 URL、惡意軟件、釣魚攻擊、魚叉式釣魚攻擊,統統隔絕,同時亦可攔截由內部發送出去的可疑電郵,以防被黑客盜取機密檔案或客戶私隱資料。 Barracuda 的一站式雲端備份及網絡安全服務,不單具備最先進的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威脅偵測能力,更可讓企業靈活備份所需要的數據,而且可合符不同的安全規範。其一站式簡易管理介面,可讓企業的 IT 管理員集中監察所有設備及服務,企業就可專注及安心發展遙距營商業務。 人工智能快速應變 在電郵防護方面,傳統工具主要倚靠對比已知的威脅情報,以及人手增添各種安全設定,攔截惡意電郵。不過,現時黑客攻擊模式每天都在進化,例如以往魚翁撒網式嘅釣魚攻擊,已轉變為瞄準指定目標的魚叉式釣魚攻擊;又如偽冒或盜用企業管理層電郵帳戶,向其他員工進行商業電子郵件詐騙,超越傳統防護工具的偵測能力範圍。要對付日新月異的攻擊,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使用人工智能。Barracuda Essentials 電郵防護系統配備 Sentinel A.I. 人工智能引擎,透過機器學習分析帳戶的行為習慣,例如登入時間、位置、頻密程度、登入行為等因素,可準確揪出有可能已被入侵的電郵帳戶,防止帳戶盜用及進一步發出詐騙電郵。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系統可自動檢測電郵內容,將帶有惡意連結的電郵隔離處理,同時進行 DMARC 驗證,確保電郵來自真正的發信人及網域。所有防護效能均全自動執行,減省煩複的設定及誤報,全方位守護企業的電郵系統。而被捕獲的可疑電郵將於沙盒內開啟,無阻企業的業務營運,而又不用擔心被黑客入侵。配合於世界各地建立的雲基礎設施,讓管理員可快速掌握全球各種威脅動態,減少人力需求之餘,亦可為企業大大節省基建費用。 防禦、營運優化雙管齊下…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雖然有緩和跡象,為保障員工安全,大部分企業繼續彈性安排員工在家工作,或將團隊分為 A、B Team 輪流上班,而會議大都改爲視訊進行。這些安排亦間接加速了企業工作流程的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例如有相關視訊程式的用戶數量就在一星期內錄得 25% 升幅¹。不過,讓員工帶手提電腦回家遙距工作(Remote work),等於離開公司的網絡防護罩,暴露於高風險網絡環境。再加上有網絡罪犯正恣意利用大眾對新型冠狀病毒資訊的需求,以不同手法包括假冒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濫發電郵、假疫情追蹤地圖、爭相登記擬似「新型冠狀病毒」的域名,發送惡意釣魚電郵。形勢之危急,香港及全球企業都難以倖免。企業亦可於即日起至 2020 年 10 月 31 日下午 6 時前申請創新科技署推出的「遙距營商計劃」(D-Biz)²,以獲資助採用科技方案加强網絡安全,確保在疫情期間繼續安全營運。 輕率啟動 遙距工作陷阱重重 在啟動遙距工作模式前,企業或網絡管理者必須充分考慮網絡安全元素,當中包括以下幾點。 數據無加密:在公司內部網絡工作,可依賴防火牆阻擋外界攻擊。如遙距工作沒有採用虛擬私人網絡(Virtual…
「疫境底下無喜事」,可說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血淋淋的現實寫照,幾乎任何人也難以躲過疫情影響,零售、飲食、娛樂、交通運輸……各行各業的生意直插谷底,員工被裁員被停工,社會上一片愁雲慘霧。不過,佛系、怨天尤人式抗疫實在無助度過時艱,有本地企業就透過創新科技增加銷售額,收集重要大數據待疫情過後起飛;亦有本地機構急人之急,短時間內推出正念抗疫計劃,透過免費提供遙距工作安全工具及舉辦網絡分享會,助企業嚴密把關,避免於疫境再受網絡攻擊,傷上加傷。 疫情底下無好事?Fortinet 與中信國際電訊 CPC 合辦的疫境創新路網絡研討會,便邀請了善用創意與科技的本地企業,分享如何積極面對疫境。 全球疫情嚴峻,面對著每天數以萬宗新增個案,網絡上自然是負面消息氾濫。不過,上星期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 Fortinet 及ICT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CPC(以下簡稱 CPC),就攜手舉辦疫境創新路網絡研討會(Webinar)系列,一連三集,為大家分享以科技及創意抗疫的例子及相關訊息。頭炮邀請了本地珠寶商周大福,分享公司如何透過創新科技,與員工一起拓展電子商貿業務。 Fortinet 香港、澳門和蒙古區域總監Cherry Fung透露,在一連三集的網絡研討會中,除了Fortinet 及CPC 會以科技提供者身份分享抗疫期間科技小竅門,還請來3位出色的商業創新者 (business innovators ),分享他們如何在短時間內,就巿民的「新日常」,再研發他們營商模式,從而幫助市民繼續正常生活之餘,並為其業務創出機遇。Cherry 表示,「科技的發達,已能令我們足不出戶接觸到世界。是次網絡研究會系列是希望透過商業創意及科技小竅門交流,希望在疫情下,有更多人能夠找到自己的新出路。」 CPC 產品開發及管理部高級副總裁Taylor…
為咗避過 Google Play Store 嘅審查,黑客喺設計 Android app 時都要避免將一啲可疑嘅程式碼或功能隱藏起嚟,甚至乎完全唔放喺入面,等日後獲准上架後先透過軟件更新嚟加料。最近防毒軟件公司 ESET 就發表報告,指出一隻名叫 Updates for Android 嘅應用軟件,就透過呢個方法感染約 5 萬部 Android phone,再借用嚟向目標網站發動 DDoS 攻擊。點解佢哋咁清楚呢?因為…
為咗確保機密情報或系統唔會被黑客偷走,將電腦斷網運作嘅 air-gap 做法,一直被認為係最最最安全。不過,到底係咪真係完全無敵呢?梗係唔係啦!好似近年就多次有研究員、黑客示範,點樣喺 air-gapped 嘅電腦內偷資料,我哋之前亦邀請到本地 Cybersecurity 研究團隊 VXRL 嘅 Boris So 完美示範過;簡單講,就係以一隻靠扮 USB Keyboard 而實質會裝惡意軟件嘅手指,插入斷咗網嘅電腦,再用意想唔同嘅方法將數據外傳,例如 Boris 就將文字轉化成人耳聽唔到嘅超高頻傳送出嚟,再用另一部電腦接收同轉換返。 咁係咪拆咗個 Speaker 就可以維護返斷網電腦嘅無敵傳說呢?咁諗就錯喇。…
上星期,小米被 Forbes 踢爆旗下嘅 Mi 及 Mint 瀏覽器,會自動採集用家嘅搜尋記錄、瀏覽網頁習慣、設定資料,同時傳送去位於中國及俄羅斯嘅 Alibaba 伺服器,而且就算你開咗 Incognito 隱身模式都無用。雖然小米回應話呢啲資料會係集中處理,唔會可以用嚟追蹤返用家本人,但有安全專家就話搜集嘅資料包括咗用家嘅 UUID,只要經過過濾,基本上可以抽返晒同一 UUID 嘅記錄出嚟睇,同追蹤個人用戶嘅私隱無太大分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1GdKvvG3zoY?wmode=transparent&rel=0&feature=oembed 受影響嘅包括小米手機用家,以及安裝咗 Mi 或 Mint 瀏覽器嘅用家,為咗安撫用家及平息疑慮,小米方面好快為瀏覽器推出咗更新版本,不過,唔好以為更新咗就無事,因為系統依然預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