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腦學會近日公布最新資訊及通訊科技(ICT)行業就業及薪酬趨勢調查,顯示香港 ICT 行業持續保持良好發展,有近半數企業將增聘 IT 人手,畢業生起薪點約 1.8 萬港元,而薪酬增長亦表現理想,為從業員及應屆畢業生帶來積極的職業前景。

    此次調查於 2025 年第一季向香港電腦學會多家會員機構發出問卷,成功收回 83 份回應,涵蓋多家大型公營及私營機構。79.21% 受訪機構員工人數超過 100 人,逾六成公司員工超過 400 人,51.51% 企業 ICT 員工超過 100 人。

    近半數 ICT 從業員今年可望加薪

    調查結果顯示,2025 年約有 54.88% 的受訪公司預期提升 ICT 從業員薪酬,其中約 26.92% 公司的平均加薪幅度將超過 4%,明顯跑贏政府公布的 1.1% 通脹率。回顧 2024 年,近七成(69.51%)本地 ICT 從業員獲得加薪,當中 30.3% 加薪幅度超過 4%,反映薪酬增長實質而可觀。 香港電腦學會會長鄭松岩博士指出,ICT 行業長期面臨人才短缺,薪酬增長反映行業對人才的強烈需求及重視,超過一半 ICT 從業員的薪酬有實質提升,顯示該行業依然具備良好發展前景。

    近半數企業逆市增聘人手

    面對國際經濟前景不明朗,調查顯示約 82.93% 的受訪公司無裁減 ICT 人手,46.34% 更逆市增聘,顯示行業就業情況穩健。部分企業甚至計劃增加超過 10% ICT 人員,反映 ICT 人才需求依然旺盛。 此外,超過五成受訪公司計劃在 2024 年招聘 ICT 應屆畢業生,68% 大學畢業生的入職薪酬超過18,000 港元,30% 更高達 22,000 港元或以上。約 28.57% 的機構入職薪酬增幅達 4% 或以上,顯示 ICT 專業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強,職業前景樂觀。

    入職後薪酬增幅理想

    調查更顯示,ICT 從業員入職 3 年後,超過 40% 的員工薪酬較入職時提升超過 10%;入職 5 年後,46.31% 的員工薪酬較入職時提升 20% 或以上,近 15% 更超過 50%。此數據反映 ICT 行業薪酬增長穩健,對人才具有強大吸引力。 鄭松岩博士認為,國家十四五規劃已將香港定位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特區政府亦積極投放資源推動創科產業發展,包括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網絡安全及企業架構等新興科技領域。北部都會區及河套科技基建項目、智慧政府服務及數碼轉型等政策,均為 ICT 人才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他鼓勵年輕人投身 ICT 行業,選修相關科目,並呼籲政府加強人才培訓,尤其注重人工智能及新興科技領域的專業技能培育,以應對未來行業需求。

    研討會幫助你了解網絡安全運作中心(SOC)如何利用先進技術以及全天候監控,有效抵禦隨時出現的網絡威脅,提升企業安全防護能力。研討會將探討:

    • 當前不斷演變的威脅環境概況。
    • Play 勒索軟體攻擊案例,講解一間機構如何在一夜之間成為攻擊目標。
    • 偵測異常活動的實例,例如電訊公司出現「比音速快兩倍」的異常登入,並由自動化威脅回應迅速處理。
    • XDR(擴展偵測與回應)技術的威力,如何透過增強可視性和快速反應,迅速偵測、遏制並防止攻擊升級。
    • 加強防禦的有效解決方案。

    立即報名

    《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上月獲三讀通過,目標於來年正式生效,尚有僅八個月時間,相信營運者(Critical Infrastructure Operator, CIO)正密鑼緊鼓為條例做足準備。到底 CIO 在準備階段時, 最關注的問題是甚麼?應如何解決?香港電訊(HKT)一一為你解答。

    受《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下稱條例)監管的營運者覆蓋八大範疇,包括能源、交通、通訊等行業。《條例》分為三大類責任,當中以「事故通報及應對」——尤其是通報時間、電腦系統安全演習及制定應急計劃,最受 CIO 們關注。

    通報時間爭分奪秒 CIO 需加強應變能力

    根據警方數字,過去數年本港的科技罪案一直有增無減,至去年終放緩,反映企業投放了一定資源,致力保障網絡安全。在即將來臨的新法例下,企業(尤其是 CIO)所投放的資源或需更多。例如《條例》下關鍵電腦系統嚴重事故的通報時間為 12 小時內,而其他事故通報時間則為 48 小時內,通報時間絕對是爭分奪秒,到底 IT 部門「應對」是否夠快,便成為一大關鍵。

    隨監察越多、需要分析的資料越大,相對警報數量亦會隨之而增多,通報時間亦有機會被「拖後腿」。 而香港電訊領先同儕的新世代網絡安全監控中心(Next Generation Security Operations Centre, NGSOC),獲 ISO27001 認證,透過注入不同的 AI 模型及自動化功能,不斷進步,提升威脅、檢測和應對時間,快速地排除誤報(False Positive),大幅減省 IT 人員的應對時間,讓 IT 人員更集中應對「真.事故」。

    萬一不幸發生網絡安全事故時,香港電訊可以快速分析客戶的 IT 組合,判斷受到哪種攻擊、影響程度,及早為客戶提供所需資料或數據,讓管理層能盡快作出決策及通報,爭取一分一秒,合乎法規。

    危機管理成重點 HKT 助符合規例

    對於《條例》內列明「參與由專員安排的電腦系統安全演習」,不少 CIO 都有疑問,到底是否要做攻防演練?是否要進行護網行動?據知,《條例》的安全演習相信內容以集中執行危機管理為主,概念亦與桌上模擬演習 Tabletop Exercise(TTX)頗為相似。

    如同「走火警」一樣,演習前亦需要事先制定逃生計劃。因此《條例》亦規定 CIO 需制定和推行應急計劃,例如懷疑發生事故後,IT 人員實際上要採取甚麼措施?如何向上級通報?各部門的職員的如何協調?管理層應如何處理?

    香港電訊的網絡安全事故應變服務 Incident Response(IR)方案,能在預備階段預先為企業建立事故管理機制,加強應急能力,快速識別事故的詳細情況,並按需要為 CIO 定時進行電腦系統安全演習。該事故應變服務採用國際認可的框架,包括 SANS 和 NIST,確保可靠,而 HKT 專家團隊亦具備多項國際標準安全認證,例如 CISSP、CISM 等,提供全天候 24 x 7 監察及應對服務。

    CIO 要符合規例,便需要投放更多人手及資源,選用香港電訊網絡安全託管服務,既可將網安工作交予專家跟進,又可減輕企業 IT 部門負擔,一舉多得。

    想了解更多,歡迎瀏覽:https://bit.ly/4jvam7a

    UiPath 上周在香港舉行了年度 Agentic Automation Summit,正式推出其新一代企業級代理式自動化平台——UiPath Platform,利用代理式自動化(Agentic Automation)融合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機械人(robots)及人類專業知識,協同優化企業工作流程,推動業務革新與增長。而與 UiPath 合作多年的國泰航空,亦分享其與 UiPath 合作的成功經驗,展示代理式自動化在提升客戶體驗、安全合規、營運效率及生產力方面的顯著成效。

    所謂代理式自動化,即是將成熟的機械人流程自動化(RPA)、人工智能模型及人類專業知識整合於統一工作流程中,使人類、機械人及 AI 代理能協同工作,實現智能、適應性及可管理的流程,提升企業效率與可靠性。這種模式不僅強化自動化的能力,更確保其值得信賴與安全。

    UiPath Platform是首個專為代理式自動化打造的企業級平台,核心由全新協調層 UiPath Maestro 組成。Maestro 能自動化、模型化及優化複雜業務流程,內建流程智能與關鍵績效指標監控,實現端到端流程持續改進。該平台具備:

    .受控的代理模型:確保 AI 代理在明確定義的安全範圍內運作,保障安全性、可預測性及效能。

    .開放式多代理框架:支持與 LangChain、Anthropic、Microsoft 等第三方代理框架整合,並與 Google Cloud 合作開發 Agent2Agent(A2A)協定,實現跨平台代理間安全溝通與協調。

    .低程式碼與專業程式碼兼容:提供直觀低程式碼工具及進階編碼環境(如 UiPath Agent Builder),讓商業技術專家及開發者均能快速構建、定制及部署高質量代理。

    .強大治理與合規功能:內建實時漏洞評估、數據存取控制及流程監管,確保企業環境安全可靠。

    此外,UiPath 推出了自然語言驅動的 UI Agent,能理解使用者意圖,自主規劃多步驟任務並跨介面操作,提升代理的智能化與靈活性。

    決企業 AI 應用挑戰

    企業在大規模採用人工智能時常面臨安全合規風險、可靠性不足、試點停滯及供應商鎖定等挑戰。UiPath Platform 通過以下功能直接應對這些問題:

    .安全受控的代理運行環境,保障數據與系統安全。

    .內建流程智能與監控,提升代理準確率與可靠性,目標達到95%以上。

    .開放式架構與多供應商支持,避免技術鎖定。

    .低程式碼工具促進快速試點與部署,打破試點停滯瓶頸。

    UiPath 大中華區副總裁陳名璋指出,平台整合了 AI、RPA 及人類決策,打造更智能且彈性的工作流程,隨著 AI 模型與晶片普及,企業將更重視協調與智能層面,UiPath 致力於幫助人們發揮創造力與生產力。

    國泰航空與 UiPath 合作多年

    早於 2018 年便開始採用 UiPath 平台的國泰航空,現已在超過 20 個部門部署超過 160 個機械人,覆蓋前線員工及總部支援團隊。通過 UiPath Action Center、AI Center 和 Document Understanding 等工具,國泰大幅減少員工手動及重複性任務,釋放人力專注於更高價值工作,提升員工及客戶滿意度,降低錯誤率,並提升整體服務質素。

    具體業務成果包括:

    .自動化乘客航班重訂座位通知流程,速度較以往手動發送電子郵件快約20倍。

    .納稅申報時間由三週縮短至一至兩天。

    .航班調動報告處理時間減半。

    .利用智慧文件處理(IDP)技術,南亞、中東及非洲地區72%的發票實現自動處理,處理時間縮短四倍。

    國泰數碼部總經理鄒銘諾表示,與 UiPath 的緊密合作讓他們能不斷創新,並兌現自動化、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全部潛力,在客戶和內部營運層面上皆帶來重大成果。透過人工智能和自動化,他們會繼續以客戶為本並持續追求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