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Relic x Resolve】提升 IT 服務表現 定位及分析性能
由 APM(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演變成的可觀測性 (observability) platform 並非新興事物,現在已更進一步成為企業在雲端運算為主的 IT 環境下,維持應用與服務表現的重要工具之一。早前群柏數碼科技(B & Data Technology)與 Resolve Technology 分別合作引入 New Relic 提供的 Observability 平台,為企業數碼轉型加速。
早於 2008 年成立的美資企業 New Relic (NYSE: NEWR),被市場分析機構 Gartner 評為 APM 市場領導者之一,最近兩年也延伸發展成領先的 observability 平台 。 John 指出,以往管理應用表現的環境相對簡單。不過隨著雲端部署趨向普及,中間會涉及不同網絡與技術接口,令客戶使用服務時的感覺與體驗也許不如合理水平,商戶也無法預知問題會何時出現。
在observability的框架下,New Relic 能夠收集客戶應用 (application) 性能數據以及曰誌數據作相關分析(correlation),有效了解個別交易以及用戶體驗,從而很快將問題定位甚至作出預測。該平台能確保用戶體驗之餘,也設有錶版(Dashboard)讓非 IT 專業,甚至營運與財務人員,以另一個較淺白的角度了解系統表現。
以全角度分析問題及提升性能
現時 DevOps 已踏入主流開發環境,而 Google 也推出了 SRE 的管理概念,希望企業以全角度分析問題,John 指出當 IT 服務涉及雲端,API 以至其他第三方平店元素,重點不單止在於把問題定位,反而是怎樣把IT平台整體性能改善,例如將平台整體反應時間提升 0.1 秒從而增加業務效益。
SaaS 模式提升 ROI 表現
傳統 APM 軟件授權 (license) 是以伺服器 (Host) 為標準,New Relic 則在上年起,引以用戶人數 (user) 為準的授權模式,讓企業更容易導入監控技術,將技術分布於不同技術點以作整體實時監控。John Chen 指 New Relic 屬 SaaS 平台,只收集系統表現數據,當中不涉及個人資料,而在現時 IT 基建下,SLO(Service Level Objective)現已成為另一個標準,只要提升網站的表現與可靠性,生意與回報自然增加,企業也能藉分析MTTR(Mean Time to Resolve)來提升 IT 的 ROI 表現。
事故可視性提升
Resolve Technology 創辦人 Leo Wong 表示,該公司特別是從事金融客戶,平日都面對多個合規(Compliance)與業務挑戰。假如每次有系統事故發生,銀行都需要即時知道受影響的人數,以及了解故障涉及的範圍,例如轉數快(FPS)不能交易等事宜,令到可視性大大提升。
他舉例指出,New Relic 也能協助商戶管理平台上,一次性密碼(OTP)的派送情況,了解代碼到底是本身不能寄出、流動網絡故障,甚至是用戶輸入錯誤的電話號碼等原因,另一方面更有助分析不同推廣活動的效益,甚至抽取不同的日子與月份,作同期數據比較。
預期自動化表現管理趨流行
Leo Wong 認為以往 APM 是系統出現問題的「擋箭牌」,但現時已成為提升可觀測性(Observability)的重要工具,讓客戶提升營運表現,定位是實際的業務支援,更能說服管理層改用。他指出 Resolve Technology 也藉 New Relic 工具管理系統表現,以至維持 SLO 服務水平,他預期本地 IT 人才持續不足與流失的情況下,這類自動化與外判的系統表現管理工具,將更趨流行。
查詢:B & Data Technology CO., Ltd
電話:2114 1100
網址:www.bdata.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