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區】企業欺詐真實成本 較疫情前增逾10%

    最新一份《亞太區欺詐真實成本報告》,分析了零售、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和借貸行業的欺詐趨勢,聚焦新興電子支付方式和交易渠道的關鍵痛點。調查發現,企業在欺詐交易中,每損失 1 美元,就須承擔接近 4 美元的欺詐成本,比起疫情前的 3.5 美元高。而先買後付(BNPL )供應商承擔超過 10% 的支付損失,遠高於其他支付平台。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 發布 LexisNexis®《亞太區欺詐真實成本報告》,訪問了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共 387 名零售、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和借貸行業的風險與欺詐行政主管。數據收集時間為 2022 年 2 月至 3 月,問題則涉及過去 12 個月。

    焦點數據:
    –  亞太地區欺詐成本較 2019 年疫情前升 10% 至 16%
    –  企業每單交易成本由 2019 年 3.5 美元,增至 3.99 美元
    –  數字銀行和其他貸款機構成本達 6.33 美元
    –  其他新興支付渠道,例如 BNPL 及電子錢包欺詐成本為 4.75 美元
    –  移動渠道中,34% 欺詐通過手機網絡瀏覽器發生

    《報告》指,疫情改變消費模式,欺詐者亦隨之發展新的欺詐策略。消費者大舉轉用移動交易,目前移動交易佔全球所有交易量 75%。雖然實體交易仍是最受歡迎的銷售渠道,但欺詐更常發生於線上,而非移動渠道。

    BNPL供應商承擔逾10%支付損失

    研究顯示,全球 BNPL 競爭愈演激烈,並且大多由各地市場的本土機構主導。BNPL 機構的開戶量增長達 65%,這與遠程在線和移動交易的強勁增長一致。然而,BNPL 供應商承擔了超過 10% 的支付損失,遠高於其他支付平台。

    《報告》提到,無法使用電話號碼、電郵地址、行為分析和設備去驗證及識別合成身份,是企業欺詐損失的主因。身份驗證對電子商務特別具挑戰性,因它需在提供順暢的客戶體驗,及實施逐步增強的身份驗證和安全措施之間找到平衡。

    而幾乎所有數字銀行和新興金融服務行業(包括 BNPL 和電子錢包),均尚未完全將網絡安全和相關運營納入反欺詐流程。研究顯示,這些機構沒有廣泛使用人工智能(AI) 和機器學習(ML) 模型進行欺詐檢測,削弱欺詐發生後的補救力度。各類反欺詐方式被機構使用的百分比如下:

    –  以法定標準為基礎 – 52%
    –  群眾外包 – 36%
    –  社交媒體情報 – 33%
    –  網絡安全警報 – 25%
    –  AI/ML模型 – 21%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 欺詐及身份識別總監 Thanh Tai 表示:「在新常態下,各機構正在艱難地對抗欺詐者。欺詐行為非常複雜,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加上疫情刺激,我們看到欺詐行為持續轉向數字渠道。這意味著企業必須將物理和數字身份屬性結合於欺詐偵測和預防方法,以增強客戶體驗、保持競爭力並避免損失。」